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7-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专家论坛  唇腭裂专栏  论著  综述 
    专家论坛
    Abbe瓣制备、转移与固位的流程规范和技术要点
    李杨, 石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73-376.  DOI: 10.7518/gjkq.2017.04.001
    摘要 ( 1202 )   HTML ( 13 )   PDF(pc)(1278KB) ( 953 )   收藏
    为了提高Abbe瓣的临床使用率和成功率,笔者结合对Abbe瓣蒂的解剖学测量及国外学者的经验,提出了在Abbe瓣蒂对侧下唇黏膜建立窗口法的流程,以精确定位下唇动脉的解剖状况,同时保留瓣蒂侧下唇黏膜的Abbe瓣蒂制备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Abbe瓣转移修复上唇的灵活性,又能有效保证Abbe瓣的成活率,达到安全与上下唇唇红形态俱佳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专栏
    心理护理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
    龚彩霞, 哈品, 石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77-379.  DOI: 10.7518/gjkq.2017.04.002
    摘要 ( 780 )   HTML ( 1 )   PDF(pc)(932KB) ( 566 )   收藏
    笔者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72例住院唇腭裂患者的家长进行就医需求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及需求度较高。笔者认为,开展唇腭裂心理护理可以满足患者及其家长的需求,提高唇腭裂的护理水平与总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牙期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
    潘颖丹, 刘艺琴, 肖立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80-384.  DOI: 10.7518/gjkq.2017.04.003
    摘要 ( 737 )   HTML ( 4 )   PDF(pc)(970KB) ( 1704 )   收藏
    替牙期是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的关键时期,牙槽嵴裂植骨与生长改形等都将在此期进行。由于唇腭裂畸形的复杂多样、严重的颅面部生长缺陷,再加上替牙期的特殊性,使得此时期的正畸治疗充满了挑战与争议。因此,笔者就替牙期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程序与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0~6岁唇腭裂患儿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蒲泓伶, 陈丽先, 龚彩霞, 吴敏, 石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85-389.  DOI: 10.7518/gjkq.2017.04.004
    摘要 ( 992 )   HTML ( 2 )   PDF(pc)(1422KB) ( 222 )   收藏
    目的 探索唇腭裂患儿可耐受唇腭裂手术的相对安全生化值,为尽可能多的唇腭裂患儿适时开展手术治疗,保证患儿可以达到序列治疗的最佳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了已安全完成唇腭裂修复手术的985例患儿的术前多项生化值,用多种医学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交叉对比。结果 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和肌酐及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95%参考值范围完全包含在标准参考值内,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简称白球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95%参考值范围较标准参考值高,血红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和尿素95%参考值范围较标准参考值低;唇腭裂患儿各性别组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尿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儿的这些数值要普遍高于男性患儿;单纯唇裂患儿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尿素和肌酐均高于单纯腭裂患儿和唇腭裂患儿;唇腭裂患儿的淋巴细胞、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ALT和AST均高于单纯腭裂患儿和单纯唇裂患儿。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白球比、ALT和AST可能较标准参考值偏高,医生在作术前评估时,可以参考本研究结果,作为开展唇腭裂手术的相对安全指标,以避免错过患儿的最佳手术期,但同时也要更加留意其相关风险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腭隐裂患者颅颌面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曹聪聪, 李精韬, 郑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90-392.  DOI: 10.7518/gjkq.2017.04.005
    摘要 ( 691 )   HTML ( 5 )   PDF(pc)(865KB) ( 514 )   收藏
    腭隐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腭裂,无显性裂隙存在,但有软腭肌肉附着异常及不同程度的硬腭骨质缺损。由于仅10%的腭隐裂患者存在腭咽闭合不全及异常语音,很多患者易被漏诊,故对其研究较少。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对腭隐裂患者的颅颌面生长发育潜能、手术对其颅颌面生长发育影响以及与腭咽闭合功能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患者前牙区恒牙的发育异常
    陈之怡, 陈振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93-397.  DOI: 10.7518/gjkq.2017.04.006
    摘要 ( 642 )   HTML ( 2 )   PDF(pc)(978KB) ( 425 )   收藏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常伴发各种恒牙发育异常,尤其是靠近裂隙的前牙区。相较国外,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缺乏,本文对调查唇腭裂患者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区的形态、数目、萌出异常和牙根发育等各类发育异常的文献作回顾性概述,为临床医师早期酌情涉入治疗和适当降低序列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患儿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对术后生命体征影响的初步分析
    宋蕾, 姜舒原, 贾仲林, 石冰, 龚彩霞, 李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398-404.  DOI: 10.7518/gjkq.2017.04.007
    摘要 ( 781 )   HTML ( 2 )   PDF(pc)(1074KB) ( 254 )   收藏
    目的 研究唇腭裂患儿术前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对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从而探寻能反映手术风险的术前指标。方法 查阅唇腭裂手术患儿的病历1 000份,记录患儿术前5项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和术后5项生命体征值,进行描述性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探究两者联系。结果 在术后24 h内,93.3%的患儿出现了生命体征异常,但大部分为轻微异常;术前最高体温正常与否的两组间,术后体温和收缩压异常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细胞计数过高或发热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呼吸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发热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体温和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诊断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白细胞计数过高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实施全身麻醉下唇腭裂手术是相对安全的,但需加强监护。术前发热是术后生命体征异常的敏感指标,白细胞数和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黎静, 刘星辰, 李佳园, 李小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05-410.  DOI: 10.7518/gjkq.2017.04.008
    摘要 ( 828 )   HTML ( 8 )   PDF(pc)(1227KB) ( 299 )   收藏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总结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CBM和CNKI,检索时间至2015年7月,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Rveman 5.3.5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项研究,其中4个为中等偏倚风险,2项为高偏倚风险。与其他保守治疗相比,在短期内稳定咬合板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的疼痛和最大张口度无明显优势(P>0.05);在长期疗效上,稳定咬合板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P<0.01)。结论 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长期疗效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的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uxSem>/AI-2密度感应对缓症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影响
    陆笑, 翁春辉, 王劲茗, 刘少娟, 刘芹, 林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11-420.  DOI: 10.7518/gjkq.2017.04.009
    摘要 ( 799 )   HTML ( 3 )   PDF(pc)(1467KB) ( 448 )   收藏
    目的 了解luxS基因敲除,自体诱导物-2(AI-2)密度感应信号缺失对缓症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表型的影响。方法 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形态学与生化反应鉴定,16S 核糖体DNA(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获得耐药性缓症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同源重组法敲除luxS基因,构建突变株。哈氏弧菌BB170菌株生物发光实验检测AI-2信号;定量分析临床分离株与突变株生物膜形成量与抗菌药敏感性的差异;荧光黄染液、18909荧光增白染液、L7012死/活菌染液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了解生物膜结构、胞外多糖、死/活菌分布差异;临床分离株上清液、4,5-二羟基-2,3-戊二酮(DPD)补偿生长实验确认突变株表型改变的原因。实验数据行Kolmogorov-Smirno非参数检验。结果 luxS基因突变株与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干预条件下,突变株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上清液、DPD补偿后,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结构可以恢复。突变株生物膜结构变疏松,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的敏感性增加。结论 luxS/AI-2密度感应信号缺失,导致耐药性缓症链球菌生物膜形成量下降,抗菌药敏感性增加,致病力表型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尼古丁和美卡拉明对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
    刘诗雨, 田宓, 石黎冉, 潘韦霖, 王一尧, 李明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21-425.  DOI: 10.7518/gjkq.2017.04.010
    摘要 ( 958 )   HTML ( 7 )   PDF(pc)(1196KB) ( 603 )   收藏
    目的 探讨尼古丁和美卡拉明对主要牙周致病微生物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尼古丁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研究在1/16 MIC、1/8 MIC、1/4 MIC、1/2 MIC、MIC等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对这2种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尼古丁对2种细菌的菌悬液的MIC均为8 mg·mL-1,MBC为16 mg·mL-1。尼古丁浓度逐渐增加时,生物膜吸光度值逐渐增大;继续增加浓度,吸光度值减小;在8 mg·mL-1时,吸光度值减小到最低值,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为8 mg·mL-1。添加尼古丁受体拮抗剂美卡拉明组较对照组吸光度值高。结论 小剂量的尼古丁能增加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生物膜形成,浓度继续增加则抑制生物膜形成,加入美卡拉明后降低尼古丁浓度,更能明显观察到尼古丁对两种细菌生物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美学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远中游离缺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门庆林, 周宪华, 王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26-429.  DOI: 10.7518/gjkq.2017.04.011
    摘要 ( 949 )   HTML ( 10 )   PDF(pc)(961KB) ( 362 )   收藏
    目的 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失的RPI卡环组和改良美学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远中游离缺失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采用RPI卡环组修复,第二组采用改良美学卡环修复。分别于1、3、6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 在咀嚼功能、固位稳定和食物嵌塞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美观和舒适方面,改良美学卡环明显优于RPI卡环组(P<0.05)。结论 改良美学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提供更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和舒适度,能更好地满足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粘接剂对烤瓷瓷面与金属托槽间剪切强度影响的体外研究
    丁宏, 陈济芬, 吴建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30-432.  DOI: 10.7518/gjkq.2017.04.012
    摘要 ( 780 )   HTML ( 4 )   PDF(pc)(1013KB) ( 331 )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粘接剂对烤瓷瓷面与金属托槽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40个烤瓷瓷面经打磨、氢氟酸酸蚀、冲洗干燥、硅烷偶联剂处理瓷面后,再根据使用粘接剂的不同分为A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B组:单组份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C组:树脂改良型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D组:双组份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将40个金属托槽粘接于烤瓷瓷面,经水浴孵化24 h后测得样本剪切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剪切强度大于其他组(P<0.05),C组剪切强度小于B组(P<0.05),D组与B、C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可获得最大的剪切强度,树脂改良型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对金属托槽与烤瓷瓷面的粘接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龄儿童行窝沟封闭术时酸蚀剂选择的临床研究
    高雪彬, 张琦, 李晶, 毕也, 杨华, 黄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33-436.  DOI: 10.7518/gjkq.2017.04.013
    摘要 ( 1097 )   HTML ( 8 )   PDF(pc)(907KB) ( 403 )   收藏
    目的 应用自酸蚀法和磷酸酸蚀法为低龄儿童处理牙面后行窝沟封闭术,比较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评价自酸蚀粘接剂与全酸蚀粘接剂在低龄儿童行窝沟封闭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4颗第二乳磨牙完全萌出并无龋坏的儿童67例为研究对象,268颗第二乳磨牙作为试验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4组,右侧A组(上颌)、B组(下颌)采用自酸蚀法,左侧C组(上颌)、D组(下颌)采用磷酸酸蚀法。术后随诊3、6、12、24个月,比较4组封闭剂的脱落率。结果 A~D四组患牙3、6个月时封闭剂保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A、C组均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D组与A、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个月检查时,A、B、C组均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全酸蚀组的保留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结论 下颌牙齿更易受唾液污染,使用自酸蚀法可以减少唾液污染产生的影响,提高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推荐临床上为低龄患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4例自体牙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俊, 李秀芬, 华成舸, 马丽源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37-439.  DOI: 10.7518/gjkq.2017.04.014
    摘要 ( 818 )   HTML ( 9 )   PDF(pc)(894KB) ( 603 )   收藏
    目的 总结自体牙移植(ATT)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选择第一或第二磨牙因病变被拔除,第三磨牙无龋坏且能完整拔除的患者24例,行即刻ATT。观察移植第三磨牙的成活率,并分析性别、年龄及牙位等影响因素。结果 移植第三磨牙成活率为87.5%(21/24),不同性别、年龄段、牙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T可作为一种临床可选择的牙列缺损修复手段,随着近年来有关牙再植和牙移植研究的进展,ATT成功率有较高的提升,适应证可适度放宽,年龄并非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继超, 王芬, 张正华, 庞富升, 侯梅娟, 张凤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40-444.  DOI: 10.7518/gjkq.2017.04.015
    摘要 ( 1020 )   HTML ( 6 )   PDF(pc)(997KB) ( 254 )   收藏
    目的 观察正畸分牙技术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患者的120颗邻面龋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牙修复组和常规修复组,分牙修复组采用橡皮分牙圈分牙3 d后行树脂充填,常规修复组直接行树脂充填。术后即刻对比两组窝洞类型,术后1周、l年复诊,使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的临床修复体质量评估系统评价两组的充填效果。结果 分牙修复组共充填窝洞58个,其中单面洞50个,双面洞8个;常规修复组共充填窝洞62个,其中单面洞14个,双面洞48个,分牙修复组单面洞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修复组(P<0.05)。术后1年,在充填体完整性方面,分牙修复组与常规修复组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龋方面,分牙修复组成功率为94.64%,高于常规修复组(84.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边缘着色、食物嵌塞及牙龈炎症评价指标方面,分牙修复组的成功率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合树脂修复早期邻面龋洞前先分牙,有利于精确去龋,保留更多牙体组织,并且有利于对充填体进行精细抛光,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信度与效度的验证研究
    林赳, 余钒源, 方欣怡, 哈品, 龚彩霞, 石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45-451.  DOI: 10.7518/gjkq.2017.04.016
    摘要 ( 916 )   HTML ( 8 )   PDF(pc)(1021KB) ( 608 )   收藏
    目的 通过对8~15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IP)中文版信度与效度的验证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程序,对英文原版COHIP系列问卷中的儿童问卷、父母问卷分别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中文版COHIP,形成适应儿童口腔健康和治疗需求的自我评估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VI)合格的评估量表。使用该系列量表对8~15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1 189对儿童及家长接受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143份,量表完成率为96.1%。COHIP儿童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条目-量表相关系数为0.134~ 0.611,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798,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26。COHIP家长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96,条目-量表相关系数为0.121~0.614,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796,ICC为0.931。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量表所包含的条目存在预想的逻辑关系。结论 中文版COHIP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春艳, 税艳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52-458.  DOI: 10.7518/gjkq.2017.04.017
    摘要 ( 783 )   HTML ( 3 )   PDF(pc)(1067KB) ( 192 )   收藏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基因组中特异位点单个核苷酸变异形成的遗传标记,慢性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二者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免疫系统识别、清除细菌和组织破坏过程或代谢机制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细胞膜受体、趋化因子和酶等编码基因的多态性等。本文就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Fcγ受体、维生素D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五大基因家族SNP与慢性牙周炎易患性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SNP的角度寻求慢性牙周炎易患性诊断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nt和Notch通路在老龄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中的调控
    张建康, 卫俊俊, 唐曌隆, 余云波, 敬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59-465.  DOI: 10.7518/gjkq.2017.04.018
    摘要 ( 742 )   HTML ( 5 )   PDF(pc)(1067KB) ( 566 )   收藏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老年个体骨损伤修复问题愈发突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与骨代谢再生密切相关的骨髓细胞,其生物学特性(形态、表面特征、细胞周期、端粒酶以及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等)以及增殖分化能力在生物体年龄影响下均发生了改变,成骨能力下降,影响了骨损伤的修复速度和质量。探索其中分子机制对改善老龄个体骨损伤康复有至关重要作用。参与调控的信号中,Wnt和Notch近年日益受到关注,二者对老龄BMSC成骨的调控有交互作用。老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而生长因子生成减少,Wnt通路的转录因子β-catenin与叉头家族转录因子的亲和力增加,不再与T细胞因子和淋巴增强因子结合,故BMSC成骨减弱。同时老龄个体骨髓中BMSC数量减少,Notch抑制BMSC成骨来维持祖细胞池中BMSC的数量。Wnt和Notch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如Notch过表达能够削弱Wnt的影响等。此外,BMP-Smad转录因子活性下降,Hedgehog信号通路下调,亦影响着BMSC的成骨分化。本文对老龄个体BMSC生物学性能变化及其成骨分化过程中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老龄个体骨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调控牙周组织改建的研究进展
    安宁, 唐正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66-470.  DOI: 10.7518/gjkq.2017.04.019
    摘要 ( 798 )   HTML ( 3 )   PDF(pc)(960KB) ( 565 )   收藏
    甲状旁腺激素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多肽类分子,是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的一种重要的调钙激素,可促进骨形成与骨吸收,加快骨转换。目前临床上甲状旁腺激素主要用于防治妇女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牙周膜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等的增殖和分化来促进牙周组织改建和愈合,有效地控制牙槽骨的丧失,加速正畸牙的移动,以及促进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结合。本文就近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对牙周组织再生与改建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甲状旁腺激素在牙周组织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牙本质再矿化的生物活性树脂研究进展
    黄紫华, 武诗语, 麦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71-476.  DOI: 10.7518/gjkq.2017.04.020
    摘要 ( 750 )   HTML ( 9 )   PDF(pc)(980KB) ( 412 )   收藏
    诱导混合层裸露胶原再矿化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重要方法。然而粘接界面有限的矿化离子源限制了牙本质再矿化的临床应用。采用无机材料对粘接树脂改性,可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树脂修复材料,这些树脂在溶液中可缓慢释放矿化离子(如Ca2+、PO43-、OH-等),具有促进脱矿牙体组织再矿化的潜能。用于树脂改性的无机材料包括硅酸盐、磷酸钙盐、生物活性玻璃等。研究证实生物活性树脂修复材料具有促进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抑制胶原纤维降解的能力,但在树脂中添加无机材料会影响树脂的力学性能,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生物活性树脂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分类阐述不同生物活性树脂修复材料在牙本质再矿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假丝酵母菌在义齿性口炎中的相关研究
    周羽洁, 任彪, 程磊, 周学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77-483.  DOI: 10.7518/gjkq.2017.04.021
    摘要 ( 680 )   HTML ( 2 )   PDF(pc)(1152KB) ( 394 )   收藏
    义齿性口炎是一种发生在可摘义齿佩戴者口腔的常见病,其主要的特征为与义齿接触的口腔黏膜出现炎症与红斑或组织水肿样病损,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白假丝酵母菌与义齿性口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白假丝酵母菌主要通过其分泌的侵袭酶与黏附素及菌丝相的形成作为毒力因子,对宿主细胞进行感染。这一系列的毒力作用大多由某一种或几种分子通路来实现调控。本文就白假丝酵母菌在义齿性口炎中相关毒力因子的产生与作用,其分子通路及宿主细胞的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3炎性小体与牙周炎
    王娜娜, 陈莉丽, 丁佩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84-487.  DOI: 10.7518/gjkq.2017.04.022
    摘要 ( 773 )   HTML ( 2 )   PDF(pc)(951KB) ( 226 )   收藏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NLRP)3被激活后形成炎性小体,NLRP3炎性小体活化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并进一步活化白细胞介素(IL)-1β前体,促进IL-1β释放以介导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及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IL-1β表达过量会造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牙槽骨丧失和口腔黏膜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龈下菌斑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在龈下菌斑密度较高时,NLRP3炎性小体表达降低,炎性因子分泌减少,宿主对细菌的抵抗及清除力降低,有利于细菌的继续生存与定植。在根尖周炎和牙周炎的骨质破坏过程中,NLRP3炎性小体作为胞壁酰二肽及其分解产物的受体参与骨质吸收。调控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牙周炎治疗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伍彩娟, 杨岚, 郭吕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88-492.  DOI: 10.7518/gjkq.2017.04.023
    摘要 ( 1038 )   HTML ( 3 )   PDF(pc)(968KB) ( 248 )   收藏
    骨量不足是目前口腔种植修复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常用的骨组织再生办法有很多,如自体骨移植、生物骨粉及富血小板纤维膜的利用等,但临床效果都不是很显著。骨是一种由破骨和成骨细胞介导的处于动态代谢更新状态的组织,骨代谢受各种全身因素的影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在人体广泛分布的神经肽,多项研究表明其在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成骨方面。其具体成骨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直在探讨之中,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章茜, 杨旭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 (4):  493-496.  DOI: 10.7518/gjkq.2017.04.024
    摘要 ( 867 )   HTML ( 9 )   PDF(pc)(945KB) ( 327 )   收藏
    开窗减压术通过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释放囊内压力,以达到促进病变恢复的目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一期治疗各类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这种方法能有效促进病变缩小及骨质沉积,保护邻近组织,并能潜在地降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复发风险,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受公认。如何评价开窗减压的效果备受关注,目前已有众多研究采用了各种方法评估开窗减压效果和探索最佳的二期刮治时机,但仍未有共识。笔者就近年来开窗减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