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11-01 上一期   
    专家笔谈
    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和体会
    冯志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01-712.  DOI: 10.7518/gjkq.2025102
    摘要 ( 37 )   HTML ( 3 )   PDF(pc)(7183KB) ( 39 )   收藏

    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日益深入地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各个环节。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为核心,整合口内扫描、面部扫描、3D打印以及数控切削的数字化技术已经给全口义齿的修复流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就无牙颌数字化初模型、初步颌位关系记录、个别托盘复合体设计制作、无牙颌数字化终模型及最终颌位关系获取、全口义齿的数字化制作5个主要环节,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及体会。相较依赖经验和手工操作的传统模式,数字化技术已经能够提高全口义齿修复的精度、可预测性和效率,同时减少就诊次数,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就诊体验。然而,目前并未实现全口义齿修复的全程数字化,数字化技术与全口义齿修复的交叉融合、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亟待规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牙髓专栏
    异位釉质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
    王诗雅,袁国华,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13-721.  DOI: 10.7518/gjkq.2025098
    摘要 ( 26 )   HTML ( 1 )   PDF(pc)(1382KB) ( 13 )   收藏

    异位釉质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分为釉珠和颈部釉质突起两类。异位釉质的形成可能与Hertwig上皮根鞘和Malassez 上皮剩余中的成釉细胞有关,机械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识别异位釉质、评估病情和指导临床诊疗。本文通过对异位釉质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和诊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异位釉质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临床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牙髓病学专栏
    牙体硬组织粘接界面抗酸碱层的研究进展
    陈睿桢,姜醒,沈纪元,林玲,郑志强,林捷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22-729.  DOI: 10.7518/gjkq.2025092
    摘要 ( 27 )   HTML ( 1 )   PDF(pc)(1475KB) ( 15 )   收藏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牙体粘接界面的混合层之下存在抗酸碱层(ABRZ),其形成与酸性功能性单体与牙体中的羟磷灰石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与传统混合层不同,ABRZ以树脂包裹的部分脱矿羟磷灰石为特征,可提升粘接界面的抗酸碱侵蚀能力及长期粘接耐久性。ABRZ在自酸蚀粘接系统中更易形成,其结构与粘接剂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本文对ABRZ的微观结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作一综述,为牙体粘接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管理
    陈双,付盛禹,叶玲,汪成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30-737.  DOI: 10.7518/gjkq.2025068
    摘要 ( 35 )   HTML ( 1 )   PDF(pc)(844KB) ( 16 )   收藏

    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风险通常较低,其出血管理常被医生所忽视,但出血控制不良对局部治疗的影响不可忽视。出血原因中,全身因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血药物等,局部因素包括牙龈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牙髓及根尖周组织损伤、医源性损伤等。目前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全身药物管理,局部药物止血、压迫止血、化学止血、缝合止血等,如何正确进行出血管理以减少其对牙髓病治疗的影响在临床上需要重视。本文从出血危害、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的角度对牙髓病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过程中各种出血情况的管理作一综述,为牙髓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年轻恒牙行牙髓再生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书旸,胡顺佳怡,戚琳珑,梁筱瑶,邓淑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38-747.  DOI: 10.7518/gjkq.2025065
    摘要 ( 34 )   HTML ( 2 )   PDF(pc)(874KB) ( 13 )   收藏

    外伤易引起年轻恒牙发生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而导致牙根停止发育。此时的年轻恒牙因其开放的根尖孔、薄根管壁及短牙根等特点影响其在口腔内的存留和功能行使,牙髓再生治疗是能够促进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的治疗方法,对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根尖孔的闭合、牙根的增长及根管壁的增厚,均有显著临床意义。尽管多数研究报道其有较高的成功率,但仍存在牙根持续性吸收和根尖周持续性炎症等失败可能。本文拟从外伤年轻恒牙的治疗过程、生物学依据、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失败病例分析等方面对外伤年轻恒牙行牙髓再生治疗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专栏
    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扩弓效率的影响因素
    唐子尉,晋瑜,赖文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48-754.  DOI: 10.7518/gjkq.2025086
    摘要 ( 28 )   HTML ( 2 )   PDF(pc)(2025KB) ( 8 )   收藏

    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CAT)过程中上颌扩弓效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筛选54名上颌扩弓矫治的非拔牙CAT患者,收集其基线数据,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其牙冠和牙根长度,模型重叠测量其上颌扩弓效率和转矩变化,通过线性分析探究影响扩弓效率的因素。 结果 单因素线性分析中发现,年龄、牙根长度、冠根比、附件设计、设计扩弓量和实际-设计转矩变化对上颌第一磨牙扩弓效率有影响(P<0.05)。逐步多因素线性分析中发现,冠根比、16和26牙的实际-设计转矩对上颌第一磨牙扩弓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在CAT扩弓矫治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冠根比,设计方案时需要双侧磨牙设计附件并注意扩弓量的限制,以增加患者扩弓效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学专栏
    冲牙器在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维护中的研究进展
    温馨雨,周末,丁若邻,任瑞阳,赵志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55-763.  DOI: 10.7518/gjkq.2025091
    摘要 ( 23 )   HTML ( 1 )   PDF(pc)(879KB) ( 7 )   收藏

    正畸治疗作为矫治错_畸形的有效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咀嚼和美观功能;但矫治器的各部分装置妨碍了口腔卫生清洁,增大了患者罹患龋病、龈炎和牙周病的风险。冲牙器作为新型的口腔清洁工具,已成为正畸患者口腔清洁的辅助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冲牙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特点以及冲牙器在正畸患者口腔卫生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发现:冲牙器利用脉冲水流冲击以清洁口腔,可以抑制菌斑的形成和附着,作为辅助清洁方式是有效的,推荐用于邻间刷和牙线不易达到的部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俭,白雪,何小倩,葛振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64-770.  DOI: 10.7518/gjkq.2025103
    摘要 ( 31 )   HTML ( 7 )   PDF(pc)(840KB) ( 17 )   收藏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通过将患者临床数据、影像学数据、口腔扫描数据、三维颜面扫描数据、生物力学数据、电子面弓数据等整合,以提高口腔正畸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口腔正畸科研及临床中的应用现状、潜在价值及在口腔正畸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潜在靶标
    张逸之,史雪珂,吴芳龙,周红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71-782.  DOI: 10.7518/gjkq.2025063
    摘要 ( 26 )   HTML ( 1 )   PDF(pc)(6070KB) ( 7 )   收藏

    目的 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潜在靶标。 方法 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OLP相关疾病靶点,得到共同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图,筛得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确定主要功能和通路。将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分子对接并将结果可视化。 结果 获得469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药物关键成分为乙酸龙脑酯、丹参新醌D和丹参醇A,关键靶点为蛋白激酶B(AKT1)、腺病毒E1A 结合蛋白p300(EP300)和雌激素受体1(ESR1)等。GO结果提示,共同靶点涉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炎症与信号传导等。KEGG富集通路包括,癌症相关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示,AKT1、哈维鼠肉瘤病毒(HRAS)与3个关键成分结合能均≤-5.0 kcal/mol。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中乙酸龙脑酯等活性成分可作用于AKT1、HRAS等靶点,进而调控癌症、AGE-RAGE等相关通路等来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促进OLP愈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口腔衰弱
    曾欣,邓思成,黄姝绮,陈燕茹,刘帆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83-790.  DOI: 10.7518/gjkq.2025083
    摘要 ( 25 )   HTML ( 1 )   PDF(pc)(1067KB) ( 5 )   收藏

    目的 分析口腔衰弱的定义属性及概念内涵。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2013年1月到2024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口腔衰弱经历了概念摸索、内涵丰富、本质探寻和完善3个阶段,包含“与年龄密切相关”及“以口腔功能下降为核心”两大关键属性,具有预测性、中间性、可逆性、多维性和复杂交叠性这五大特征,多以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及口腔运动能力等作为测量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老年人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 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口腔衰弱的定义属性及概念内涵可为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促进口腔衰弱的有效管理十分必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牙龈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黄润语,赵晓娴,张春叶,张颖,周永梅,吴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91-797.  DOI: 10.7518/gjkq.2025104
    摘要 ( 23 )   HTML ( 1 )   PDF(pc)(3546KB) ( 9 )   收藏

    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 DLBC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预后不良,结外受累部位常见于胃肠道、皮肤、骨髓,发生在牙龈的EBV+ DLBCL非常罕见。EBV+ DLBCL在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与EB病毒阳性黏膜皮肤溃疡极其相似,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告了1例原先诊断为EB病毒阳性黏膜皮肤溃疡(EBVMCU)的病例,后经淋巴瘤基因重排技术确诊为EBV+ 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此类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前牙间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1例
    宁晖丽,蔡美娟,童方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798-805.  DOI: 10.7518/gjkq.2025089
    摘要 ( 28 )   HTML ( 3 )   PDF(pc)(5442KB) ( 18 )   收藏

    前牙间隙是一种常见的牙列异常现象。临床上,可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全冠或贴面修复、正畸治疗关闭间隙以及多学科联合治疗等方式关闭前牙间隙。本文报道1例采用复合树脂注射技术结合预成型的解剖聚酯薄膜成型片直接修复上前牙间隙的直接修复病例,达到了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口腔及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冯涵果,饶南荃,曾馨仪,余思源,刘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806-815.  DOI: 10.7518/gjkq.2025097
    摘要 ( 24 )   HTML ( 1 )   PDF(pc)(870KB) ( 12 )   收藏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个体肠道中,口腔来源的细菌水平增加。口腔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肠道,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调和胃肠黏膜损伤等。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随自身生长发育而不断发展,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儿童期是微生物干预的重要时期。本文对口腔、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两者在儿童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作用关系进行综述,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气冷等离子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姚琳,邹玲,刘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816-822.  DOI: 10.7518/gjkq.2025064
    摘要 ( 19 )   HTML ( 1 )   PDF(pc)(778KB) ( 10 )   收藏

    大气冷等离子体(CAP)是一种能在低温和大气压下工作的电离气体,它包含高度活跃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在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响应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CAP在口腔医学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具备优异的抗菌、抗炎和组织修复的能力,有助于口腔内伤口愈合;此外,其表面修饰能力,可增强牙体组织或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相容性。因此,CAP在口腔软硬组织的再生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缓解口腔疾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回顾并综述了近年来CAP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炎患者缺失牙修复的临床考量及预后评估
    陈禹黄,梁星,李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823-831.  DOI: 10.7518/gjkq.2025071
    摘要 ( 30 )   HTML ( 2 )   PDF(pc)(862KB) ( 16 )   收藏

    牙周炎患者因牙周受损且牙周状态相对不稳定,导致其缺失牙的修复常是修复工作中的难点。不同严重程度的牙周炎对修复工作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不同,因此有必要明确牙周炎的不同分期在修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此外,在修复治疗前进行充分的牙周诊治准备、掌握好修复时机、评估患牙的保留价值等,也是影响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牙周炎患者在缺失牙后常选用可摘局部义齿、固定局部义齿、种植义齿3种修复方式。本文就对牙周炎患者缺失牙修复的临床考量及预后评估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神疾病与牙周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连莹莹,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52 (6):  832-838.  DOI: 10.7518/gjkq.2025099
    摘要 ( 34 )   HTML ( 2 )   PDF(pc)(765KB) ( 12 )   收藏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精神疾病在牙周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亦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精神状态异常可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以及免疫系统功能改变,这些反应通过影响骨形成、细菌毒力强弱、血管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参与调控了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服用精神疾病类药物对牙周状态也有一定影响。本文系统阐释了精神疾病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牙周健康的多元机制,并将精神类药物纳入牙周病治疗的讨论框架,以期为建立精神疾病与口腔健康的跨学科防治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