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董海综述 聂鑫,刘磊审校   

  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 收稿日期:2006-05-23 修回日期:2006-07-09 出版日期:2007-01-20 发布日期:2007-01-20
  • 通讯作者: 刘磊

Advanced Resear ch on Regener ating Mechanism of Injur ed Facial Nerve

DONG Hai, NIE Xin, LIU Lei   

  1. Dept. of Traumatic and Plastic Surgery, 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ichua
  • Received:2006-05-23 Revised:2006-07-09 Online:2007-01-20 Published:2007-01-20
  • Contact: LIU Lei

摘要: 面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其再生机制对其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已了解面神经修复机制涉及极为复杂的细胞及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就有关神经损伤后轴突、神经元以及非神经细胞的变化、信号传导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再生, 细胞与分子机制

Abstract: Facial nerve injury is a very common disease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t is important to comprehend the regenerating mechanism of injured facial nerve to get ideal functional recovery. It′s known that the regenerating mechanism of injured facial nerve involves much complicated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s. The process includes neural axon, neuron and non- neurocyte interaction and signal conduction. It′s reviewed that advanced research on regenerating mechanism of injured facial nerve in this article.

[1] 常欣楠,刘磊. 生物可降解镁基材料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4, 51(1): 107-115.
[2] 胡佳,王秀清,卢国英,黄晓晶. 再生性牙髓治疗在成人根尖发育不全恒牙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6): 686-695.
[3] 王家烯,吕鸣樾,袁泉. 黏性骨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5): 594-602.
[4] 吴思佳,舒畅,王洋,王媛,邓淑丽,王慧明. 根管内感染控制对年轻恒牙牙髓再生治疗的影响及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4): 388-394.
[5] 范琳,孙江. 微针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4): 472-478.
[6] 徐彦雪,付丽. 功能等级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53-358.
[7] 蒋青松,赖文莉,王艳. 骨增量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2): 243-250.
[8] 杨梦瑶,高现灵,邓淑丽.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牙周再生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1): 10-18.
[9] 满毅, 黄定明. 美学区种植骨增量与邻牙慢性根尖周病的联合治疗策略(下):临床诊治流程及实践病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6): 621-632.
[10] 满毅, 黄定明. 美学区种植骨增量与邻牙慢性根尖周病的联合治疗策略(上):应用基础及适应证[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5): 497-505.
[11] 李佩,林凌,赵玮. 乳牙牙髓干细胞在口腔组织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83-488.
[12] 蔡超莹,陈学鹏,胡济安. 外泌体复合支架用于口腔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89-496.
[13] 蔡韵竹,朱姝,刘尧,陈旭. 牙源性干细胞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3): 255-262.
[14] 覃思文,廖立. 牙髓再生中血管网络重建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3): 272-282.
[15] 李嫣斐,张新春. 牙本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197-20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二甲亚砜和双氯芬酸并用治疗根尖周炎[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汤庆奋,王学侠. 17β-雌二醇对人类阴道和口腔颊粘膜的渗透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潘劲松. 颈总动脉指压和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在大脑血液动力学中的不同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4] 王昆润. 后牙冠根斜形牙折的治疗[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5] 杨锦波. 嵌合体防龋疫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王昆润. 下颔骨成形术用网状钛板固定植骨块[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汪月月,郭莉莉. 口腔机能与老化—痴呆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8] 丁刚. 应用硬组织代用品种植体行丰颏术[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9] 田磊. 局部应用脂多糖后结合上皮反应性增生的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戴青. 口腔念珠菌病的新分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