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2): 231-236.doi: 10.7518/gjkq.2015.02.026
郭天奇,周延民,赵静辉,储顺礼,孙千月,罗雯静,马珊珊
Guo Tianqi, Zhou Yanmin, Zhao Jinghui, Chu Shunli, Sun Qianyue, Luo Wenjing, Ma Shanshan
摘要:
富血小板血纤蛋白(PRF)独特的三维空间架构,赋予其较大的内表面积,非常有利于生长因子的黏附和细胞的迁移,自身大量的内源性生长因子使其对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特殊的缓释特性使其非常适宜作为生物支架材料。PRF可较大程度地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生、矿化及其向成骨细胞向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PRF与骨成分、纤维胶原蛋白类成分和细胞复合的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成骨细胞、牙周膜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和再生。上述研究成果为PRF与其他生物成分或人工材料在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联合应用奠定了理论依据,然而PRF促进组织愈合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 马凯,李昊,赵红梅,王永亮,刘杰,柏娜. 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无机牛骨对MC3T3-E1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78-285. |
[2] | 周婷茹,李永生. 牙髓干细胞成骨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75-679. |
[3] | 孙兆泽,刘双,李纾. 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80-686. |
[4] | 姜亦洋,刘怡. 甲基化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93-603. |
[5] | 贾婷婷,颜世果. 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在颌面部发育及牙周组织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20-325. |
[6] | 董正谋,刘锐,刘鲁川,温秀杰. 种子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48-54. |
[7] | 田江雪,莫龙义,贾小玥,刘程程,徐欣.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53-559. |
[8] | 林云锋, 李松航. DNA折纸技术在干细胞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249-254. |
[9] | 刘珍珍, 方蛟, 赵静辉, 邹净亭, 相星辰, 王佳, 周延民. 牙龈干细胞生物学潜能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55-58. |
[10] | 张鹏, 丁一, 王琪. 炎性衰老在糖尿病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64-668. |
[11] | 关巍, 汪昌宁.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69-673. |
[12] | 伍昕宇, 蔡乔伊, 周宜坤, 邹勇. 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指数和风险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200-203. |
[13] | 姜雨汐, 刘树泰. 牙周韧带细胞膜片技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204-208. |
[14] | 李州,许庆安,. 干细胞和支架与牙髓再生及其血运重建[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298-302. |
[15] | 廖军,徐普. 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216-2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