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专家笔谈  唇腭裂专栏  论著  综述 
    专家笔谈
    浅谈嵌体和高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
    王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497-505.  DOI: 10.7518/gjkq.2021097
    摘要 ( 4850 )   HTML ( 1136 )   PDF(pc)(39249KB) ( 7042 )   收藏

    全冠修复是后牙牙体缺损最常见的修复方式之一,然而全冠修复由于备牙量大,对患牙抗折性存在潜在影响。随着粘接技术和微创修复的发展,嵌体和高嵌体可以大大减少牙体预备量,有效保存残留牙体组织,已逐渐成为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主流形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嵌体和高嵌体修复的材料、适应证、修复效果、预备要点及粘接等各方面作一讨论,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专栏
    腭心面综合征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周玉兰,石冰,贾仲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06-511.  DOI: 10.7518/gjkq.2021085
    摘要 ( 2136 )   HTML ( 65 )   PDF(pc)(1200KB) ( 633 )   收藏

    腭心面综合征(VCFS)是在人类中发现的最常见的多发性异常综合征之一,主要与22号染色体长臂11区2带的染色体微缺失有关。患者存在腭部、心脏、颅面、免疫等多方面的复杂发育畸形。本文就近年来VCFS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生子模型在唇腭裂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晓芳,黄永清,石冰,马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12-519.  DOI: 10.7518/gjkq.2021090
    摘要 ( 527 )   HTML ( 25 )   PDF(pc)(1372KB) ( 480 )   收藏

    唇腭裂(CL/P)是最为常见的颅颌面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该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它被认为主要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双生子具有相似的遗传信息且共享环境因素,因而被认为是研究遗传性疾病病因学的理想模型。本文就双生子的分类及鉴别、双生子模型的优势及用途,以及双生子模型在唇腭裂易感基因筛选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更深入地探讨唇腭裂的病因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富血小板血浆和浓缩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
    刘娟,陈斌,闫福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20-527.  DOI: 10.7518/gjkq.2021075
    摘要 ( 614 )   HTML ( 22 )   PDF(pc)(25933KB) ( 380 )   收藏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和浓缩生长因子(CGF)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hPDLCs;制备人全血、PRP和CGF,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分别将全血(对照组)、PRP(PRP组)和CGF(CGF组)与hPDLCs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使用1%、5%、10%的PRP和CGF分别对hPDLCs处理24、48、72 h,进行成骨诱导,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x、Dlx5和Msx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PRP、CGF可促进hPDLCs的增殖和迁移(P<0.05),提高促进成骨相关因子Runx2、Osx、Dlx5的表达并降低抑制成骨因子Msx2的表达(P<0.05)。结论 PRP、CGF能促进hPDLCs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成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及全身炎症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周万航,李嫣斐,许日聪,万启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28-535.  DOI: 10.7518/gjkq.2021102
    摘要 ( 771 )   HTML ( 23 )   PDF(pc)(10283KB) ( 97 )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部分危险因素及全身炎症水平的影响,为CKD与牙周病的联合防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Scopus、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中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到2020年7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4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无牙周干预的对照组相比,牙周非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治疗前后CKD伴牙周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水平[MD=-0.32,95%CI(-0.50,-0.14),P=0.000 4]、45岁以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MD=-1.25,95%CI(-1.38,-1.12),P<0.000 01]及治疗后3、6个月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MD=-0.82,95%CI(-1.64,0.00),P=0.05;MD=-1.17,95%CI(-2.05,-0.30),P=0.009],并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MD=0.19,95%CI(0.11,0.27),P<0.000 01]。然而,对45岁以上患者血清CRP[MD=-0.06,95%CI(-0.48,0.36),P=0.77]及治疗后6周的血清IL-6[MD=-0.24,95%CI(-1.14,0.67),P=0.61]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可降低CKD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水平,提高血清Alb水平,并可改善45岁以下患者的CRP和IL-6表达状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
    田浩楠,林敏,谢丛蔓,任嫒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36-540.  DOI: 10.7518/gjkq.2021071
    摘要 ( 952 )   HTML ( 83 )   PDF(pc)(12381KB) ( 559 )   收藏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腭侧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117例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作为实验组,147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BCT影像结合Mimics 20.0三维测量软件观察寰椎后桥形态。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35.04%,对照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21.09%,组间寰椎后桥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单侧与双侧寰椎后桥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男性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对照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寰椎后桥1+2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且男性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发生寰椎后桥的概率更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牙复杂冠根折外科手术冠向复位治疗的早期效果
    廖汶晓,马心笛,洪志薇,吴昕彧,邢云娣,刘经纬,陈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41-548.  DOI: 10.7518/gjkq.2021089
    摘要 ( 1686 )   HTML ( 269 )   PDF(pc)(29339KB) ( 2413 )   收藏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冠向复位法对复杂冠根折患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急诊科就诊的牙外伤患者中,选取复杂冠根折恒牙共计10颗,进行外科手术冠向复位法,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估牙周膜愈合方式、牙槽嵴顶骨吸收和根尖周骨密度变化。结果 10例复杂冠根折患者的患牙经治疗后全部存留。9例出现牙周膜愈合,1例出现牙根表面吸收愈合,没有出现牙根炎症吸收或进行性吸收。2例患牙伴发牙槽嵴顶骨吸收。所有患牙根尖骨质密度增高,没有出现根尖病变。结论 外科手术冠向复位法是治疗前牙复杂性冠根折的可行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调控下颌髁突软骨的研究进展
    许琳,王如意,勾薪瑞,王晓莉,李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49-555.  DOI: 10.7518/gjkq.2021084
    摘要 ( 847 )   HTML ( 19 )   PDF(pc)(12020KB) ( 104 )   收藏

    下颌髁突软骨(MCC)不同于生长板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软骨,属于继发性纤维软骨,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下颌骨附有牙齿行使咀嚼功能的特殊性,MCC在一生中受机械刺激影响不断改建,随年龄增长可能发生退行性变。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最早在恶性体液性高钙血症中发现,在许多组织中以旁分泌或者自分泌的方式发挥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在MCC的发育、改建和退行性变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THrP在MCC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PTHrP在正畸功能矫形和颞下颌关节修复再生提供思路和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泡抑素在口腔颌面部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治疗应用前景
    刘嘉程,孟昭松,李宏捷,隋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56-562.  DOI: 10.7518/gjkq.2021099
    摘要 ( 950 )   HTML ( 10 )   PDF(pc)(5314KB) ( 358 )   收藏

    卵泡抑素(FST)是一种由垂体、肝、骨等多种组织合成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病理功能。体内外实验证实FST在炎症、骨损伤、肌肉萎缩等方面均有治疗价值。FST在维持口腔颌面部组织内环境稳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治疗口腔炎症、颌骨损伤等疾病的潜在价值,对牙齿、唇、腭、颌骨等软硬组织的发育也非常重要。FST在口腔颌面部上皮和间充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结合激活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发育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阐述FST在口腔颌面部发育及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旨在为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相支架在牙周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
    巩靖蕾,黄艳梅,王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63-569.  DOI: 10.7518/gjkq.2021101
    摘要 ( 568 )   HTML ( 18 )   PDF(pc)(1368KB) ( 575 )   收藏

    牙周炎导致的牙周组织破坏会引起牙齿松动及脱落,危害口腔甚至全身健康。近年来牙周各组织的时空关系及其功能重建已经成为研究前沿,这对传统的牙周组织再生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相支架作为一种新兴组织工程材料,其区域特异性在重建软硬组织生理特性和功能关系方面均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成为牙周再生以及功能整合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多相支架在牙周结构及功能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注其与生长因子传递、干细胞技术、现有牙周治疗策略以及新兴材料技术相结合的前沿,进一步指导未来组织工程与口腔医学领域的合作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成釉细胞瘤诊断及治疗的考量
    钱颖,龚佳幸,俞梦飞,刘宇,魏栋,朱子羽,陆科杰,王慧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70-578.  DOI: 10.7518/gjkq.2021064
    摘要 ( 896 )   HTML ( 16 )   PDF(pc)(1715KB) ( 819 )   收藏

    成釉细胞瘤是较为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它易复发、易恶变,属于临界瘤。成釉细胞瘤具有许多特殊的标志物,虽然目前其组织来源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其发生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包括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和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RAS)突变和Smoothened(SMO)突变等多种突变基因型已在成釉细胞瘤中被发现,不同突变型的成釉细胞瘤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结合组织学特点可用于指导分型,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与临床相关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本文就成釉细胞瘤的分类、分子水平标志物、发病机制、靶向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决策
    邢桂琪,郭林溪,苏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79-584.  DOI: 10.7518/gjkq.2021100
    摘要 ( 2345 )   HTML ( 500 )   PDF(pc)(1235KB) ( 3047 )   收藏

    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仍然存在因治疗失败或新发疾病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病情的复杂性、诊断的不确定性及技术设备的局限性给该类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难题。本文从患牙自身情况及治疗风险效益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提出相应的治疗决策,为临床医生选择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粘接固定桥存留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刘昱晨,田敏,牛丽娜,方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85-591.  DOI: 10.7518/gjkq.2021086
    摘要 ( 1252 )   HTML ( 191 )   PDF(pc)(1412KB) ( 1186 )   收藏

    随着粘接技术和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粘接固定桥的微创性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较高的技术敏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修复方式的推广应用。为了提高粘接固定桥的长期修复成功率,本文总结了影响其存留率的相关因素及提高对策,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与针对性防治的研究进展
    黄培勍,彭显,徐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592-599.  DOI: 10.7518/gjkq.2021069
    摘要 ( 1221 )   HTML ( 27 )   PDF(pc)(1388KB) ( 1117 )   收藏

    口源性口臭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临床病症,与口腔内厌氧菌分解代谢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SCs)密切相关。口腔中VSCs的产生与舌苔增厚及牙周炎发生有着重要联系,针对性抑制VSCs产生也是当前减轻口源性口臭症状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口腔中VSCs的来源以及通过控制细菌及菌斑、直接作用于VSCs等手段治疗口源性口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VSCs的产生及因其导致的口源性口臭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治疗中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周梦琪,陈学鹏,傅柏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600-608.  DOI: 10.7518/gjkq.2021082
    摘要 ( 3817 )   HTML ( 237 )   PDF(pc)(1258KB) ( 1933 )   收藏

    天然牙列中牙槽骨骨开窗和骨开裂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分布位置、发生频率与错𬌗畸形的类型相关。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骨开窗和骨开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正畸治疗可能引起骨开窗和骨开裂,这与患者本身牙槽骨解剖情况、牙齿位置和矫治方式有关。临床医生应把握正畸治疗的界限,选择合适的正畸方式将有助于预防正畸过程中骨开窗、骨开裂的发生。此外,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技术的应用对牙槽骨骨开窗和骨开裂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对骨开窗、骨开裂具有治疗作用,自体牙骨移植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未来也有望应用于骨开窗和骨开裂的治疗。本文就正畸治疗中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的预防和应对策略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吸烟影响口腔微环境及其在龋病进展中的作用
    范宇,程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609-613.  DOI: 10.7518/gjkq.2021087
    摘要 ( 581 )   HTML ( 27 )   PDF(pc)(1183KB) ( 527 )   收藏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代龋病病因学指出:口腔微环境的改变,包括唾液的流率、缓冲能力、成分等,以及口腔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导致产酸耐酸菌成为优势菌,脱矿-再矿化平衡被打破,导致了龋病的形成。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口腔保健意识等其他龋病相关因素也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吸烟会对口腔微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促进龋病的发生。本文将从这一方面对吸烟的致龋机制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手术在头颈、耳鼻喉区域的发展现状
    章杲威,李春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48 (5):  614-620.  DOI: 10.7518/gjkq.2021098
    摘要 ( 1028 )   HTML ( 93 )   PDF(pc)(1366KB) ( 719 )   收藏

    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优秀的可操作性,能为外科医生提供清晰的视野,辅助其在狭小的解剖空间内进行精准、微创的手术,在头颈、耳鼻喉区域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机器人手术避免了很多侵入性操作,能够降低手术对颌面部美观与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机器人手术技术在头颈、耳鼻喉外科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了在探索及实践过程中手术机器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