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6, Vol. 43 ›› Issue (1): 108-.doi: 10.7518/gjkq.2016.01.026
郑文龙 邹多宏 陈乔尔
Zheng Wenlong, Zou Duohong, Chen Qiaoer
摘要:
巨噬细胞主要分为促炎M1型和抗炎M2型两种亚群,在早期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二者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皆可促进缺损处的血管生成与结构重建。二者间相互协调,而非简单地促炎和抗炎间的拮抗作用促进血管再生并提高组织再生的效率。在组织工程领域,支架材料、间质干细胞(MSC)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可调节巨噬细胞表型转换,使其在不同阶段分泌的细胞因子和促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再生。MSC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可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其移植后的造血功能重建。
中图分类号:
[1] | 陈润智,张文涛,陈枫,杨帆. 丝素蛋白水凝胶的改性方法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6): 739-746. |
[2] | 吴嘉馨,程兴群,吴红崑. 透明质酸在修复龈乳头退缩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47-352. |
[3] | 刘艺,刘奕. 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调控骨改建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1): 120-126. |
[4] | 黄伟琨,徐秋艳,周婷. 黄芩苷抑制脂多糖促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5): 521-528. |
[5] | 蔡超莹,陈学鹏,胡济安. 外泌体复合支架用于口腔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89-496. |
[6] | 施培磊,于晨浩,谢旭东,吴亚菲,王骏. 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6): 690-695. |
[7] | 巩靖蕾,黄艳梅,王军. 多相支架在牙周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63-569. |
[8] | 曹春玲,韩冰,王晓燕. 水凝胶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2): 192-197. |
[9] | 李佩仪,张新春. 微环境酸碱度在组织工程骨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64-70. |
[10] | 赵玉洁,管晓燕,李小兰,陈琦君,王倩,刘建国. 巨噬细胞极化参与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78-483. |
[11] | 刘晔,洪润丹,王志国,刘涵云,孟琛达,王茹,徐全臣. 人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极化特性的比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86-292. |
[12] | 刘育豪,张陶.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19-224. |
[13] | 邹俊东,刘定坤,杨楠,王谜,刘志辉. 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90-94. |
[14] | 梅宏翔,张懿丹,张城浩,刘恩言,陈昊,赵志河,廖文.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作用中的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31-436. |
[15] | 董正谋,刘锐,刘鲁川,温秀杰. 种子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48-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