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1): 93-96.doi: 10.7518/gjkq.2015.01.023
孙佳1 法永红2 杨永进2 蔡兴伟2 吕晓宁2
Sun Jia1, Fa Yonghong2, Yang Yongjin2, Cai Xingwei2, Lü Xiaoning2
摘要: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牙周炎也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或者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牙周袋较深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龈下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源。口腔幽门螺杆菌不仅导致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还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复发的始作俑者。三联疗法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较单纯的三联疗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日常菌斑控制加牙菌斑专业处理更利于对口腔菌斑的控制。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 孔利心,任彪,程磊. 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通路调控口腔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31-438. |
[2] | 于林彤,宋光泰. 铒激光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351-355. |
[3] | 易俭如,罗梦奇,尹一佳,刘治清,柳茜,石永乐,杨征,刘帆,韩向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降低口腔诊疗中气溶胶传播风险的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362-365. |
[4] | 郝福,宁毅,孙睿,郑晓旭.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转化因子2β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59-165. |
[5] | 薛伶俐,李雅冬. 经首次根治性手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66-174. |
[6] | 田青鹭,赵志河. 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12-218. |
[7] | 魏中武,黄谢山,陈灼庚. 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35-243. |
[8] | 毕小琴,熊茂婧,陈丽先,白沅艳,田莉,杨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防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44-248. |
[9] | 张明爽,巴特,王文标. 口腔微生物种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02-108. |
[10] | 崔钰嘉,孙建勋,周学东. 黄连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治疗口腔疾病研究的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15-120. |
[11] | 董云梅,陶艳,周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43-50. |
[12] | 陈煜鑫,周瑜,陈谦明. 口腔苔藓样病变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51-57. |
[13] | 沈晨露,叶伟佳,吕柯佳,高碧聪,姚华. 口腔扁平苔藓实验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58-62. |
[14] | 黄璐,戴杰,吴燕岷. 唾液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癌筛查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68-75. |
[15] | 周婕妤,刘琳,吴亚菲,赵蕾. 微小RNA介导的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76-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