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2): 189-193.doi: 10.7518/gjkq.2015.02.017
孟庆阳1 郑嵘1 朱阳2 王丹丹2 吴立鹏1 孙宏晨2
Meng Qingyang1, Zheng Rong1, Zhu Yang2, Wang Dandan2, Wu Lipeng1, Sun Hongchen2.
摘要:
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来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其分化需巨噬细胞发育必需集落刺激因子的参与。破骨细胞形成和分化过程中所必须的细胞间信号转导则由骨保护蛋189白(OPG)以及核因子-κB(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系统介导。RANKL-RANK-OPG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因子共同参与下,通过NF-κB、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转导通路实现信号转导。肿瘤坏死因子-α可刺激成骨细胞产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6等因子,诱使破骨细胞前体分化为破骨细胞。一氧化氮和雌激素影响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整联蛋白-αvβ3在破骨细胞诱导酪氨酸磷酸化与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及非受体依赖型蛋白酪氨酸激酶Src家族中的衔接蛋白P130 Crk相关的底物蛋白激活中至关重要,使骨产生吸收作用。在破骨细胞及其前体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类固醇家庭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IL-1和非酪氨酸激酶细胞因子等对于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
[1] | 朱俊瑾,周佳琦,伍颖颖.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介导的自噬对骨代谢的调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84-89. |
[2] | 卢可心,张迪亚,吴燕岷. 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牙周组织细胞中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57-662. |
[3] | 周婷茹,李永生. 牙髓干细胞成骨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75-679. |
[4] | 姜亦洋,刘怡. 甲基化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93-603. |
[5] | 张誉泓,戚孟春,董伟,孙红. CaMKi>Ⅱδ基因沉默对破骨细胞分化功能及c-fosi>/c-juni>/CREBi>基因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20-425. |
[6] | 胡巍,王译凡,袁一方,李影,郭斌. 节律基因调控成骨和破骨活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02-307. |
[7] | 高鑫,曾融生. 骨保护素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16-319. |
[8] | 张鹏, 丁一, 王琪. 炎性衰老在糖尿病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64-668. |
[9] | 伍昕宇, 蔡乔伊, 周宜坤, 邹勇. 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指数和风险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200-203. |
[10] | 崔跃, 姜欢, 胡敏.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与正畸移动牙牙根吸收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87-91. |
[11] | 刘润恒,刘于冬,陈卓凡. 微小RNA在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08-113. |
[12] | 耿远明1,申晓青1,徐平平2. 生物力刺激和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对骨改建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700-705. |
[13] | 胥欣 王艳民 白丁. 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与骨和软骨代谢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69-572. |
[14] | 侯玉帛1 刘歆婵2 于海燕1 崔磊华3 于维先4. 牙龈蛋白及其对破骨和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609-613. |
[15] | 邱静怡,万凌云,赵志河,李娟. 内外源性应力对间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调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4): 449-4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