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3, Vol. 40 ›› Issue (4): 540-543.doi: 10.7518/gjkq.2013.04.037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荚膜及其免疫原性

王依玮综述 刘大力 束蓉审校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11
  • 收稿日期:2012-08-13 修回日期:2013-03-13 出版日期:2013-07-01 发布日期:2013-07-01
  • 通讯作者: 束蓉, Tel: 021-23271241
  • 作者简介:王依玮(1988—), 女, 上海人, 硕士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1672); 上海市口腔基础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30206-fzd03)

The capsule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and its immunogenicity

Wang Yiwei, Liu Dali, Shu Rong.   

  1. Dept. of Periodontics,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200011, China
  • Received:2012-08-13 Revised:2013-03-13 Online:2013-07-01 Published:2013-07-01

摘要: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主要致病菌之一, 为革兰阴性专性厌氧无芽孢球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多种菌体成分可诱导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引起牙周组织损伤而致牙周组织疾病。牙龈卟啉单胞菌合成并分泌的多糖聚合物包绕细菌的细胞壁, 构成荚膜结构。该结构参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宿主免疫炎症反应, 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根据荚膜多糖K抗原的差异, 可将牙龈卟啉单胞菌荚膜分为K1~K6六种血清型。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荚膜结构及其免疫原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荚膜多糖, 血清型, 免疫原性

Abstract: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 the principal organism associ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is a Gram-negative, anaerobic and nonmotile bacterium.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many bacterial structures of P.gingivalis can induce human immune response which leads to tissue damage and establish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P.gingivalis can synthesize and secret polysaccharide which encapsulates bacterial cell wall to form a capsular structure.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 involves in P.gingivalis-induced host immune response to serve as an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 of this pathogen. According to the K-antigen of CPS, P. gingivalis can be devided into six serotypes, K 1 -K 6 . This review focuses on CPS structure and immunogenicity of P.gingivalis.

Key word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serotype, immunogenicity

[1] 王冠儒,冯强.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397-403.
[2] 雷双,庾靖君,唐晓琳.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不同组织来源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23-28.
[3] 张明爽,巴特,王文标. 口腔微生物种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02-108.
[4] 张智颖,刘东娟,潘亚萍. 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70-674.
[5] 李格格, 潘佳慧, 唐秋玲, 刘歆婵, 侯玉帛, 于维先. 牙龈素促进牙龈卟啉单胞菌免疫逃逸的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19-522.
[6] 潘佳慧, 唐秋玲, 李格格, 侯玉帛, 于维先. 巨噬细胞极化在牙龈卟啉单胞菌促进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33-537.
[7] 刘诗雨, 田宓, 石黎冉, 潘韦霖, 王一尧, 李明云. 尼古丁和美卡拉明对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21-425.
[8] 侯玉帛1 刘歆婵2 于海燕1 崔磊华3 于维先4. 牙龈蛋白及其对破骨和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609-613.
[9] 韩志强,柏扬,肖水清,孙菲,何萍. 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牙龈蛋白酶K对青少年牙龈健康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283-287.
[10] 石晶,闫征斌,侯景秋,彭惠.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牙周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151-154.
[11] 肖莉1 林玉祥2 葛颂3.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的重组及表达[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6): 655-658.
[12] 王昆 申道南 吴亚菲 赵蕾.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牙周炎疫苗有效免疫原及其途径和佐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328-333.
[13] 耿奉雪 潘亚萍. 生物膜中不同定植阶段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模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31-435.
[14] 林牧 任秀云 常乐 岳姿洁 石学雪 孙丽莉. 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5): 572-576.
[15] 胡玲静1,2 张迪亚2 陈莉丽1. 牙龈卟啉单胞菌蛋白酶R与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牙周炎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86-8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京剧. 青年期至中年期颅面复合体变化的头影测量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刘玲. 镍铬合金中铍对可铸造性和陶瓷金属结合力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在种植体上制作固定义齿以后下颌骨密度的动态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王昆润. 重型颌面部炎症死亡和康复病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逄键梁. 两例外胚层发育不良儿童骨内植入种植体后牙槽骨生长情况[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温秀杰. 氟化物对牙本质脱矿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杨春惠. 耳颞神经在颞颌关节周围的分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8] 王昆润. 牙周炎加重期应选用何种抗生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9] 杨儒壮 孙宏晨 欧阳喈. 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2): 126 -128 .
[10] 严超然,李龙江.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