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6, Vol. 43 ›› Issue (6): 711-716.doi: 10.7518/gjkq.2016.06.020
邓凤英,林志勇
Deng Fengying, Lin Zhiyong.
摘要: 疱疹病毒和牙周致病菌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二者共同感染是牙周病发病的主要病因。在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病毒的检出率远较健康者高。疱疹病毒和牙周致病菌二者可在牙周病发病的多个阶段内相互影响:病毒促进细菌的黏附和定植、牙周致病菌促进病毒的活化,二者共同改变宿主的免疫反应。在牙周病发病过程中,牙周致病菌的黏附定植、疱疹病毒的活化以及宿主的免疫抑制机制等,可相对科学合理地解释牙周病的发作区域、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等特征。如果疱疹病毒介导的分子旁路与牙周炎导致的系统性疾病的生物联系被证实,那么传统的以清除细菌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对于牙周炎治疗的效果将是有限的,而将抗病毒药物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能在治疗和预防牙周病及其复发方面更加有效。疱疹病毒-牙周致病菌模型不仅使人们对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牙周病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
[1] | 王晓宇,朱昭蓉,吴亚菲,赵蕾.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网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304-310. |
[2] | 陈斌,徐蓉蓉,张家鼎,闫福华. 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保存治疗[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25-130. |
[3] | 崔钰嘉,孙建勋,周学东. 黄连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治疗口腔疾病研究的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15-120. |
[4] | 周婕妤,刘琳,吴亚菲,赵蕾. 微小RNA介导的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76-83. |
[5] | 张智颖,刘东娟,潘亚萍. 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70-674. |
[6] | 姜亦洋,刘怡. 甲基化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93-603. |
[7] | 张佳喻,罗宁,苗棣,应绚,陈悦.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00-406. |
[8] | 原振英,管翠强,南欣荣. 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37-441. |
[9] | 郭淑娟, 刘倩, 丁一.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简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25-134. |
[10] | 吕慧欣,杜留熠,王鹞,于维先,任静宜,顾芯铭,周延民. 炎症小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86-190. |
[11] | 聂然,郭天奇,李雪,裴婷婷,秦勤,周延民. 与牙周炎相关的组织蛋白酶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97-202. |
[12] | 王鹞,吕慧欣,杜留熠,顾芯铭,任静宜,于维先,周延民. 软脑膜在外周炎症影响神经炎症过程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23-227. |
[13] | 杨卓,张盛丹,刘程程,丁一. 侵袭性牙周炎唾液诊断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55-61. |
[14] | 许彩薇,薛毅,吴仲寅. 骨硬化蛋白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703-709. |
[15] | 田江雪,莫龙义,贾小玥,刘程程,徐欣.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53-5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