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6, Vol. 43 ›› Issue (6): 645-650.doi: 10.7518/gjkq.2016.06.006
刘盼,多力昆?吾甫尔,蔡志刚,孙坚
Liu Pan, Duolikun?Wufuer, Cai Zhigang, Sun Jian
摘要: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 石海涛,黄金霞,潘剑. 内镜技术在上颌窦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52-457. |
[2] | 郝福,宁毅,孙睿,郑晓旭.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转化因子2β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59-165. |
[3] | 薛伶俐,李雅冬. 经首次根治性手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66-174. |
[4] | 董云梅,陶艳,周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43-50. |
[5] | 陈宏丽,杨敬,尹刚,李皓缘,乔燕. 锌指蛋白3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31-639. |
[6] | 闫冰,骆献阳,谭迎赟,关丽梅,薛丽丽.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77-281. |
[7] | 刘育豪,白娜,程梦龙,石冰,李芷慧,龚彩霞. 视频示范法对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26-29. |
[8] | 李群,关为群,张杨安,黄志超. 骨膜蛋白和p53在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5-11. |
[9] | 李媛媛,程斌,王韵. 长链非编码RNA lnc-p26090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糖酵解及增殖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28-634. |
[10] | 王伊婷,何永文. 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35-639. |
[11] | 方川,李雅冬. 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46-651. |
[12] | 石冰. 再谈唇隐裂整复的手术方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373-377. |
[13] | 余芯乐, 郑军, 徐江, 曾妍.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和血清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391-395. |
[14] | 宋洪宁, 王旭霞, 张君.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口腔肿瘤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25-432. |
[15] | 马艳群, 李红, 侯本祥. 根尖周膜新附着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31-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