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6, Vol. 43 ›› Issue (1): 79-.doi: 10.7518/gjkq.2016.01.020
涂敏松1 李逸松2 代晓明2
Tu Minsong1, Li Yisong2, Dai Xiaoming2
摘要: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C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研究多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获得癌前病变与健康黏膜、鳞状细胞癌与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与健康黏膜的DNA甲基化数据及DNA甲基化差异表达情况,可为下一步候选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
[1] | 郝福,宁毅,孙睿,郑晓旭.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转化因子2β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59-165. |
[2] | 薛伶俐,李雅冬. 经首次根治性手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66-174. |
[3] | 董云梅,陶艳,周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43-50. |
[4] | 陈宏丽,杨敬,尹刚,李皓缘,乔燕. 锌指蛋白3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31-639. |
[5] | 原振英,管翠强,南欣荣. 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37-441. |
[6] | 闫冰,骆献阳,谭迎赟,关丽梅,薛丽丽.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77-281. |
[7] | 李群,关为群,张杨安,黄志超. 骨膜蛋白和p53在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5-11. |
[8] | 李媛媛,程斌,王韵. 长链非编码RNA lnc-p26090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糖酵解及增殖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28-634. |
[9] | 王伊婷,何永文. 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35-639. |
[10] | 方川,李雅冬. 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46-651. |
[11] | 余芯乐, 郑军, 徐江, 曾妍.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和血清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391-395. |
[12] | 张鑫, 汪成林, 杨静, 叶玲. 牙髓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261-266. |
[13] | 刘双, 李纾. 表观遗传学及其调控与牙周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23-527. |
[14] | 王琨,葛奕辰,崔博淼,苟雅萍,孙崇奎,龙敏,肖丽,英李燕.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干扰慢病毒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裸鼠致瘤作用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32-36. |
[15] | 刘盼1,多力昆?吾甫尔1,蔡志刚2,孙坚3.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45-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