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4, Vol. 41 ›› Issue (2): 176-179.doi: 10.7518/gjkq.2014.02.015
杨子楠 唐恩溢
Yang Zinan, Tang Enyi.
摘要:
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治疗是一个关键问题。考虑到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临床上对术前检查无转移征象而转移风险较大的患者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但这项措施在清除淋巴结转移癌的同时也使部分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对颈转移风险更准确地判断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颈淋巴清扫,而测定生物标志物在肿瘤原发灶中的表达即是方法之一。本文将就近年来通过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标志物预测颈转移风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中图分类号:
[1] | 郝福,宁毅,孙睿,郑晓旭.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转化因子2β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59-165. |
[2] | 薛伶俐,李雅冬. 经首次根治性手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66-174. |
[3] | 董云梅,陶艳,周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43-50. |
[4] | 黄璐,戴杰,吴燕岷. 唾液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癌筛查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68-75. |
[5] | 陈宏丽,杨敬,尹刚,李皓缘,乔燕. 锌指蛋白3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31-639. |
[6] | 闫冰,骆献阳,谭迎赟,关丽梅,薛丽丽.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77-281. |
[7] | 胡竹林,赵诣,李茵. 口腔龈沟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展望[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08-315. |
[8] | 李群,关为群,张杨安,黄志超. 骨膜蛋白和p53在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5-11. |
[9] | 李媛媛,程斌,王韵. 长链非编码RNA lnc-p26090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糖酵解及增殖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28-634. |
[10] | 王伊婷,何永文. 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35-639. |
[11] | 方川,李雅冬. 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46-651. |
[12] | 余芯乐, 郑军, 徐江, 曾妍.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和血清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391-395. |
[13] | 吴佳梦, 王效英. 外泌体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36-339. |
[14] | 王琨,葛奕辰,崔博淼,苟雅萍,孙崇奎,龙敏,肖丽,英李燕.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干扰慢病毒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裸鼠致瘤作用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32-36. |
[15] | 刘盼1,多力昆?吾甫尔1,蔡志刚2,孙坚3.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45-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