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9, Vol. 36 ›› Issue (6): 726-728.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09.06.028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伍颖颖综述 宫苹审校   

  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 收稿日期:2008-09-27 修回日期:2009-09-12 出版日期:2009-11-20 发布日期:2009-11-20
  • 通讯作者: 宫苹

Present study and progress of the initial stability of implant

WU Ying-ying, GONG Ping   

  1. Dept. of Oral Implantology, 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 Received:2008-09-27 Revised:2009-09-12 Online:2009-11-20 Published:2009-11-20
  • Contact: GONG Ping

摘要: 种植体修复缺失牙已被越来越广泛的人群和口腔医生所接受,有关种植体的成功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在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体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必须条件。下面就近年来测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种植体, 初期稳定性, 测量方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implant to restore the lost teeth by the dentists and patients, the implantology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Nowadays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e primary stability after the implantment is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 of success. This is a review about studies i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rimary stabil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Key words: implant, primary stability, measurement

[1] 王欢,刘洋,戚孟春,李静怡,刘梦楠,孙红. 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钛基种植体表面涂层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39-444.
[2] 张敏,万浩元. 种植体周围炎药物治疗与激光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63-470.
[3] 吴秋月,李治邦. 药物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71-477.
[4] 田青鹭,赵志河. 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12-218.
[5] 邹俊东,刘定坤,杨楠,王谜,刘志辉. 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90-94.
[6] 黄萧瑜,李明云,周学东,程磊. 全身及局部因素对种植体周围稳态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730-734.
[7] 青薇,黄丽娟,郑佳俊,任静,李成龙,庹嫱,任小华,牟雁东. 16S核糖体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种植体龈沟液微生物的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32-539.
[8] 颜丹,张锡忠,王建国. 螺纹深度对支抗微种植体和颌骨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387-392.
[9] 郑铮,陈文川. 生物学宽度概念在口腔种植中的结构、尺度及功能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81-487.
[10] 于婉琦,周延民,赵静辉. 口腔种植体新材料的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88-496.
[11] 黄婕,林云红. 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49-155.
[12] 黄满英,付云.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71-176.
[13] 曹焜,李家锋,孙玉华,鲍强,卢秋宁,唐巍. 下颌下窝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09-212.
[14] 刘育豪,袁泉,张士文. 基于共价接枝的钛种植体载药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28-233.
[15] 陈曦,于海洋. 聚醚醚酮在口腔种植与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57-66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吴奕添综述 王家伟审校. TiUnite 表面种植体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02): 218 -218~220 .
[2] 冯正虎, 李春青, 王凌, 韩冰, 聂红兵, 苏雪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1): 7 -9 .
[3] 石冰. 隐形切口技术在唇裂唇鼻畸形整复术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4): 421 -425 .
[4] 蒋德鲜. 拔除第一双尖牙对垂直距离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0, 27(02): .
[5] 史建陆. 正畸牙移动牙周膜微循环变化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1): .
[6] 蒋欣泉. 自体涎腺移植预防放射性口干症的可行性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1, 28(02): .
[7] 吴波. 四环素控释纤维治疗难治性牙周炎[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8] 陈渊华综述 蔡玉惠审校. 口腔仪器比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5): 613 -615 .
[9] 武影. 乙二胺四乙酸与牙周组织修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S1): .
[10] 徐艳,丁一. 菌斑化学控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1, 2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