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动脉粥样硬化

吴娟综述 孙卫斌审校   

  1.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29
  • 收稿日期:2008-07-17 修回日期:2008-12-10 出版日期:2009-03-20 发布日期:2009-03-20
  • 通讯作者: 孙卫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and atherosclerosis

WU Juan, SUN Wei-bin   

  1.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 Received:2008-07-17 Revised:2008-12-10 Online:2009-03-20 Published:2009-03-20
  • Contact: SUN Wei-bin

摘要: 大量流行病学证据已经证实牙周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的作用机制,牙周病的病原体如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原体尚不清楚。本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周病, 动脉粥样硬化, 牙龈卟啉单胞菌

Abstract: Links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atherosclerosis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b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Recently, research has shifted to elucidating the biologic mechanism for a causal relationship.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whether periodontopathic pathogens, such a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 are truly etiologic agents or ubiquitous bystander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gingivalis and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biological plausibility of periodontitis a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 古丽其合热·阿布来提,秦旭,朱光勋. 线粒体自噬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4, 51(1): 68-73.
[2] 成益凡,秦旭,姜鸣,朱光勋. 牙周病中固有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1): 32-36.
[3] 李伟光,吴亚菲,郭淑娟. 无机纳米粒子在牙周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6): 724-730.
[4] 李归平,秦旭,朱光勋.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牙周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3): 343-348.
[5] 穆新月,刘树泰. 动机性访谈在牙周病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1): 94-99.
[6] 白皓亮,杨禾,赵蕾. 牙周病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工具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6): 696-702.
[7] 周万航,李嫣斐,许日聪,万启军.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及全身炎症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28-535.
[8] 沈忆芬,刘超,汤颖,顾永春. 电子烟暴露对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3): 347-353.
[9] 秦小茹,刘梦圆. 牙周病和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相关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2): 165-172.
[10] 郏乐铭,贾小玥,杨燃,周学东,徐欣. 益生菌制剂在牙周病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5): 515-521.
[11] 张琳琳,杜毅. 畸形舌侧沟的治疗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58-462.
[12] 刘琳,周婕妤,吴亚菲,赵蕾. 益生菌生态调节在牙周病防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31-137.
[13] 周婕妤,刘琳,吴亚菲,赵蕾. 微小RNA介导的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76-83.
[14] 程国平,丁一,郭淑娟. 静电纺丝纤维作为牙周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65-570.
[15] 胡竹林,赵诣,李茵. 口腔龈沟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展望[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08-3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