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9, Vol. 36 ›› Issue (5): 540-543.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09.05.013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再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刘红艳综述 凌均棨审校   

  1.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广东 广州 510055
  • 收稿日期:2009-04-12 修回日期:2009-07-29 出版日期:2009-09-20 发布日期:2009-09-20
  • 通讯作者: 凌均棨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film formed by Enterococcus faecalis in reinfectious root

LIU Hong-yan, LING Jun-qi   

  1. Dept.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and Endodontics, 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
  • Received:2009-04-12 Revised:2009-07-29 Online:2009-09-20 Published:2009-09-20
  • Contact: LING Jun-qi

摘要: 粪肠球菌是顽固性和继发性根管感染中最易分离到的细菌,其主要致病机制之一是形成生物。笔者下面就再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影响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因素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生物膜, 根管

Abstract: 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 is most frequent isolated from teeth with failed endodontic treatment. Biofilm-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ic mechanisms in post-treatment teeth. This review discussed recent advances in knowledge about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faecali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iofilm-formation.

Key words: Enterococcus faecalis, biofilm, root canal

[1] 唐蓓,赵文俊,王虎,郑广宁,游梦. 根管超填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2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93-296.
[2] 税钰森,吕潇颖,李静雅,杨燃. 粪肠球菌在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25-234.
[3] 黎祺, 黄少宏. 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40-649.
[4] 刘彤曦,柯星,杨健. 磁共振成像及其在牙体牙髓专业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3-698.
[5] 卢妍,吴宾,闫卉. 4种根管预备系统根尖推出物和冠方带出物的比较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03-508.
[6] 许庆安,樊明文. 非器械根管治疗与多声波超洁净系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22-525.
[7] 杨子,侯本祥.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外生物膜特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38-243.
[8] 贾卓群, 杨路. 影响根管消毒剂氢氧化钙清除效率的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39-443.
[9] 林冬佳, 彭志翔, 高燕. 粪肠球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33-438.
[10] 黄丽东, 宫玮玉, 董艳梅. 根管冲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65-472.
[11] 马艳群, 李红, 侯本祥. 根尖周膜新附着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31-334.
[12] 吕晶, 凌均棨. 根管定位数字化导板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2): 233-238.
[13] 彭俐, 王祖华. iRoot SP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78-84.
[14] 王春燕, 张琨, 姜松磊. 聚乳酸根管桩修复乳牙残根残冠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74-77.
[15] 房宏志, 田媛媛, 喻譞, 杨英明, 杨惠, 胡涛. 不同蔗糖浓度下外源性右旋糖酐酶与氟化钠对粘放线菌生物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54-6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刘佳综述 凌均棨审校.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调控与龋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5): 574 -577 .
[2] 陈勇 梁甲兴. 错牙合畸形患者对正畸治疗的配合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3): 243 -245 .
[3] 刘习强,黄洪章. 靶向纳米转基因载体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5): 368 -370 .
[4] 浩志超1综述 孟玉坤2审校. 牙科用氧化锆陶瓷的低温时效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494 -497 .
[5] 李卓睿1综述 柳忠豪2审校. 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间隙的处理[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1): 120 -123 .
[6] 任国欣 郭伟. 紫杉类药物在头颈癌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3): 220 -222 .
[7] 杨敏综述 刘福祥审校. 激光扫描在头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3): 351 -351~354 .
[8] 韶青华 陈振琦. 牙槽突裂植骨与颌骨生长发育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132 -134 .
[9] 程林综述 何惠宇审校. 三维有限元法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230 -232 .
[10] 李永凯1 段丁瑜2 赵蕾2,3 吴亚菲2,3 徐屹2,3 . 牙周菌斑生物膜的体外模型建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1): 37 -42 .

蜀ICP备09013973号-3
版权所有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4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2414 E-mail:gwyxkqyxfc@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