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论文 •    

基因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陈超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出版日期:2002-07-20 发布日期:2002-07-20

  • Online:2002-07-20 Published:2002-07-20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骨缺损, 基质材料

[1] 徐彦雪,付丽. 功能等级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53-358.
[2] 李嫣斐,张新春. 牙本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197-203.
[3] 郭雨婷,吕学超. 药物调控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6): 737-744.
[4] 刘育豪,张陶.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19-224.
[5] 赵鹏飞,王琪. 伴糖尿病患者种植骨缺损的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44-248.
[6] 梁馨予, 石佳博, 陈文川, 朱智敏. 硅酸镁锂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40-345.
[7] 汪洋, 申玉芹, 于文雯, 孙新华. 改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32-35.
[8] 张佳, 柳忠豪. 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50-54.
[9] 杨立明 陈淑萍 李小菊 谢春 武斌. Bio-oss应用于种植牙唇侧骨缺损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20-422.
[10] 张兴乐 李乐 王鹏 霍峰 许莹莹. 心理健康教育对上颌赝复体修复疗效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299-301.
[11] 李思敏1 郭良微1 周晋2 高云飞1. 富血小板血浆/藻酸盐缓释载体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5): 546-551.
[12] 王涛 廖天安 邱勋永 王鸿. 带蒂颞肌颅骨瓣修复上颌骨上份的缺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3): 265-267.
[13] 章臻 潘巨利. 骨膜在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3): 351-354.
[14] 刘兰 张凯亮 杨兰. 克鲁宗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和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6): 790-794.
[15] 刘敏综述 周力 王艳民审校. 正畸相关牙槽骨缺损现象的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4): 500-50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