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傅豫, 何薇, 黄兰. 铁死亡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4, 51(1): 36-44. |
[2] |
姜玥莹,何宇添,李婷,周蓉卉. 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口腔癌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4): 407-413. |
[3] |
范琳,孙江. 微针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4): 472-478. |
[4] |
林慧平,徐婷,林军. 人工智能在口腔癌和口腔潜在恶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2): 138-145. |
[5] |
王太萍,石兴莲,李喆臻,刘梅,姜健红. 口腔癌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现状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2): 203-209. |
[6] |
陈荟宇,白明茹,叶玲. 信号素3A与口腔常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5): 593-599. |
[7] |
黄璐,戴杰,吴燕岷. 唾液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癌筛查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68-75. |
[8] |
原振英,管翠强,南欣荣. 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37-441. |
[9] |
李倩,张平,陈娇,曾昕,冯云. 唾液组学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710-715. |
[10] |
韩曈曈,陈乔尔,朱友明. p53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其与口腔癌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97-602. |
[11] |
屈茜1 房付春1 吴补领1,2. 长链非编码RNA在牙周炎和口腔肿瘤疾病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62-. |
[12] |
邵小钧 席庆. 食用槟榔及其与口腔癌间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6): 668-672. |
[13] |
李春洁 李博 李龙江 史宗道. 口腔癌下颌骨侵犯途径及方式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59-62. |
[14] |
林勇,毛驰. 颏下岛状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6): 639-642. |
[15] |
李长娥 于丹妮.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及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1): 6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