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1, Vol. 38 ›› Issue (4): 446-448.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11.04.022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锥形束CT 应用于牙体牙髓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赵楠综述  楚金普审校   

  1.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郑州  450052
  • 收稿日期:2010-03-12 修回日期:2011-01-23 出版日期:2011-07-20 发布日期:2011-07-20
  • 通讯作者: 楚金普,Tel:13253461931
  • 作者简介:赵楠(1984—),女,河北人,硕士
  • 基金资助:

    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10203

Research progress on endodontic application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Zhao Nan, Chu Jinpu.   

  1. Dept. of Oral Medicine, College of Stomatolog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 Received:2010-03-12 Revised:2011-01-23 Online:2011-07-20 Published:2011-07-20

摘要:

锥形束CT(CBCT)是20 世纪9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颌面部的三维解剖 结构,近些年已广泛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CBCT 应用于牙体 牙髓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体牙髓病, 放射学

Abstra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was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90s to produce undistorted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of the maxillofacial skeleton. Recently, CBC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dodontic and has become the new focus of the clinical study.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CBCT in the management of endodontic problems.

Key word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ndodontics, radiography

[1] 杨雨楠,刘鹏,王虎,游梦. 上颌窦黏膜增厚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02-307.
[2] 吴文智,冯达兴,陈垂壮,周丽鹃. 海口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20-425.
[3] 叶泽林,刘璐,龙虎,游梦. 弯曲前牙的影像评价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173-181.
[4] 田浩楠,林敏,谢丛蔓,任嫒姝.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36-540.
[5] 施丹妮,杨鑫,吴建勇. 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参考坐标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4): 398-404.
[6] 丁张帆,郭陟永,苗诚,李春洁,宣鸣,王晓毅,张壮. 基于锥形束CT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2): 180-186.
[7] 王奔,许喆桢,韦曦.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学中的应用与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110-118.
[8] 唐蓓,赵文俊,王虎,郑广宁,游梦. 根管超填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2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93-296.
[9] 章婷婷,胡常红,彭燕,周文翘,张慧聪,刘蝶. 300例不同年龄段有牙颌人群上唇软组织侧貌的锥形束CT三维测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82-188.
[10] 王春林,刘从华,宋思吟,周丽淑,林丽佳. 运用锥形束CT诊断上下颌横向发育不调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21-124.
[11] 黎祺, 黄少宏. 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40-649.
[12] 刘彤曦,柯星,杨健. 磁共振成像及其在牙体牙髓专业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3-698.
[13] 曹焜,李家锋,孙玉华,鲍强,卢秋宁,唐巍. 下颌下窝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09-212.
[14] 孟怡彤,张晓东. 成人个别正常颌上气道不同软件三维测量的比较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90-694.
[15] 徐迅, 黄建生, 甘泽坤, 罗震. 上颌第一磨牙区腭侧骨板的锥形束CT测量结果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86-69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