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3, Vol. 40 ›› Issue (2): 156-159.doi: 10.7518/gjkq.2013.02.005
田静 1 高辉 2 刘颖 1 孙留振 3 肖丹娜 2
Tian Jing 1 , Gao Hui 2 , Liu Ying 1 , Sun Liuzhen 3 , Xiao Danna 2 .
摘要: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 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 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 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前段牙弓形态特征有关的9个测量项目。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组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和深度均有小于个别正常人组的趋势、角度也小于正常人; 下颌前段牙弓的宽度、深度及角度测量值与正常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和深度差值小于正常人, 上下颌牙弓前段角度差值小于正常人。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前段弓形不协调, 上颌前段弓形丰满度相对不足, 上颌前段牙弓宽、深度发育不足, 下颌前段牙弓宽、深度正常。
[1] | 杨雨楠,刘鹏,王虎,游梦. 上颌窦黏膜增厚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02-307. |
[2] | 吴文智,冯达兴,陈垂壮,周丽鹃. 海口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20-425. |
[3] | 叶泽林,刘璐,龙虎,游梦. 弯曲前牙的影像评价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173-181. |
[4] | 田浩楠,林敏,谢丛蔓,任嫒姝.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36-540. |
[5] | 施丹妮,杨鑫,吴建勇. 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参考坐标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4): 398-404. |
[6] | 丁张帆,郭陟永,苗诚,李春洁,宣鸣,王晓毅,张壮. 基于锥形束CT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2): 180-186. |
[7] | 王奔,许喆桢,韦曦.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学中的应用与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110-118. |
[8] | 唐蓓,赵文俊,王虎,郑广宁,游梦. 根管超填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2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93-296. |
[9] | 章婷婷,胡常红,彭燕,周文翘,张慧聪,刘蝶. 300例不同年龄段有牙颌人群上唇软组织侧貌的锥形束CT三维测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182-188. |
[10] | 王春林,刘从华,宋思吟,周丽淑,林丽佳. 运用锥形束CT诊断上下颌横向发育不调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21-124. |
[11] | 黎祺, 黄少宏. 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40-649. |
[12] | 曹焜,李家锋,孙玉华,鲍强,卢秋宁,唐巍. 下颌下窝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09-212. |
[13] | 孟怡彤,张晓东. 成人个别正常颌上气道不同软件三维测量的比较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6): 690-694. |
[14] | 徐迅, 黄建生, 甘泽坤, 罗震. 上颌第一磨牙区腭侧骨板的锥形束CT测量结果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86-690. |
[15] | 袁艺航, 张成晓雪, 王扬, 何双双, 宋雪娟, 王虎. 成都正常人群上颌前牙区鼻腭管相关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66-5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