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9, Vol. 36 ›› Issue (6): 719-722.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09.06.026
李琪1综述 苏剑生2审校
LI Qi1, SU Jian-sheng2
摘要: 桩核冠修复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修复方法。箍效应被应用于桩核冠修复。尽管许多学者对箍效应在根管治疗牙的桩核冠修复中抗折性作用以及箍的高度、包绕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实验和临床研究,但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 | 侯亚丽,马利. 亚洲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6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397-405. |
[2] | 吴南,李斌. 吡咯喹啉醌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06-412. |
[3] | 刘晔,洪润丹,王志国,刘涵云,孟琛达,王茹,徐全臣. 人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极化特性的比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86-292. |
[4] | 李伟,周京琳. 口腔代谢组学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49-252. |
[5] | 聂然,郭天奇,李雪,裴婷婷,秦勤,周延民. 与牙周炎相关的组织蛋白酶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197-202. |
[6] | 靳志亨,李清. 核瓷和饰瓷厚度变化对全瓷修复体抗弯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94-98. |
[7] | 吉宁, 赵行, 曾昕, 陈谦明. 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51-357. |
[8] | 王春燕, 张琨, 姜松磊. 聚乳酸根管桩修复乳牙残根残冠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74-77. |
[9] | 程兴群, 徐欣, 周学东, 李雨庆. 环二腺嘌呤核苷酸信号系统及其在口腔细菌致病机制中的研究展望[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47-653. |
[10] | 黄月华, 唐晓琳.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28-532. |
[11] | 张晓, 邓青完, 杜琼, 谢静. 主桩辅桩联合修复对前磨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5): 559-565. |
[12] | 王娜娜, 陈莉丽, 丁佩惠.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3炎性小体与牙周炎[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84-487. |
[13] | 杨春艳, 税艳青.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52-458. |
[14] | 曹国庆, 王林霞, 杜莉平. 有限元法在桩核冠修复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209-213. |
[15] | 张鹰 李明勇 霍丽 孟媛. 变异链球菌自诱导物2信号分子的体外合成与活性检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19-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