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4, Vol. 41 ›› Issue (2): 232-235.doi: 10.7518/gjkq.2014.02.028
欧明明 黄晓峰 韩培彦
Ou Mingming, Huang Xiaofeng, Han Peiyan.
摘要:
牙槽骨再生是牙周组织疾病治疗的根本。牙槽骨发生属于膜内成骨,成骨细胞来源于多潜能神经嵴牙囊间质细胞,伴随着牙体的发生而发生。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组成,而牙囊则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启动、促进和调节骨的发生、发育、生长、重塑和修复。核心结合因子1可使牙囊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对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有控制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调控骨干细胞复制,成骨细胞分化和程序性死亡,各种细胞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来控制骨形成。WNT在BMP的刺激下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强BMP诱导下的Ⅰ型胶原、特殊骨基质蛋白和骨钙蛋白表达。声音刺猬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和肌节同源盒蛋白2在牙槽骨和牙骨质中表达强烈,其基因突变可致牙槽骨丧失。本文就牙槽骨发生与牙囊间的关系以及参与牙槽骨发生的细胞因子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
[1] | 朱明静,张清彬. 生长因子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三维体外软骨形成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3): 270-277. |
[2] | 周婷茹,李永生. 牙髓干细胞成骨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75-679. |
[3] | 刘彤曦,柯星,杨健. 磁共振成像及其在牙体牙髓专业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3-698. |
[4] | 王琳璇,王琦,赵云,米方林.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对牙槽骨改建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724-729. |
[5] | 王亚红,李承浩,石冰. 腭突上抬的发生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46-551. |
[6] | 姜亦洋,刘怡. 甲基化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5): 593-603. |
[7] | 蒙明梅,郭维华,周学东,邹静. 白细胞介素-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53-257. |
[8] | 王小萌,王晓,史册,孙宏晨,黄洋.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及其交叉对话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58-262. |
[9] | 高鑫,曾融生. 骨保护素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16-319. |
[10] | 韩雨亭,吴燕茹.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49-355. |
[11] | 陶思颖,梁坤能,李继遥. 仿生多肽促进牙体硬组织再矿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37-42. |
[12] | 刘志凯,王淳艺,李春洁. 胚胎小鼠颌下腺分支形态发生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1): 43-47. |
[13] | 姜懿轩,莫龙义,贾小玥,徐欣,刘程程. 植物雌激素防治牙周炎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71-578. |
[14] | 袁韵仪, 段余峰, 雷勇华. 含牙囊肿埋伏牙行开窗减压术后的萌出预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62-367. |
[15] | 刘彩云, 陶怡然. 糖尿病与味觉损害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58-3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