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1): 28-30.doi: 10.7518/gjkq.2015.01.008
方力 刘源 杨燃 邹静
Fang Li, Liu Yuan, Yang Ran, Zou Jing
摘要:
目的 观察使用树脂进行龋齿治疗前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的变化。方法 招募志愿者20名,对其口腔内所有龋齿去净龋坏组织后使用不含氟树脂材料进行充填,分别收集充填前及充填后第1、2、3、4周的非刺激性唾液样本,使用轻唾-杆菌肽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48 h后检测变异链球菌数量,比较其在龋齿充填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龋齿行树脂材料充填后1周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较充填前下降明显(P<0.05),充填后2、3、4周较充填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患龋个体进行龋齿备洞后的树脂充填能在短期内降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含量,但随时间推移,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会逐渐恢复到治疗前的状态。单纯依靠龋齿充填治疗并不能改变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
[1] | 王静,王艳,王川东,黄睿洁,田燕,胡玮,邹静.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口腔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46-552. |
[2] | 梁继超, 王芬, 张正华, 庞富升, 侯梅娟, 张凤英.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40-444. |
[3] | 盖阔, 郝丽英, 蒋丽.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口腔变异链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20-324. |
[4] | 姚陈敏, 周丽群, 黄翠. 前牙磨耗牙色修复材料的选择[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63-367. |
[5] | 刘琨,侯本祥. 粪肠球菌和变异链球菌脂磷壁酸的生物学活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18-124. |
[6] | 刘诗雨,何金枝,李明云. 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及其致龋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03-107. |
[7] | 武芳艳,李明菲,孟翔峰. 铸瓷全冠修复体树脂粘接效果的3年临床评估[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58-660. |
[8] | 张鹰 李明勇 霍丽 孟媛. 变异链球菌自诱导物2信号分子的体外合成与活性检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19-523. |
[9] | 赵兴福,江山,黄晓晶,闫福华. 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273-277. |
[10] | 王一舟,张雅琪,牛雪微,张志民. 变异链球菌groi>E操纵子及其表达与调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348-351. |
[11] | 石晶,闫征斌,侯景秋,彭惠.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牙周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151-154. |
[12] | 刘奕1 费伟1 王丽娜2 张思宇3 王艳君1 吴红崑4. 十肽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和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01-405. |
[13] | 宋颖 邹玲. 胶原层粘连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防治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66-470. |
[14] | 张剑英 凌均棨. 表面蛋白抗原P及其在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111-113. |
[15] | 王东杰1 吴兵2 陈晓红1.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37-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