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3, Vol. 40 ›› Issue (6): 820-822.doi: 10.7518/gjkq.2013.06.031
相艳 杜民权
Xiang Yan, Du Minquan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双歧杆菌属与龋病间的关系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与龋病发生的关系及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
[1] | 张敏,万浩元. 种植体周围炎药物治疗与激光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463-470. |
[2] | 魏中武,黄谢山,陈灼庚. 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35-243. |
[3] | 崔钰嘉,孙建勋,周学东. 黄连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治疗口腔疾病研究的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15-120. |
[4] | 陈艳艳,彭显,周学东,程磊. 定量光导荧光技术在龋病及牙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9-704. |
[5] | 王晓波,林世耀,李霞. 母亲与儿童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69-474. |
[6] | 王静,王艳,王川东,黄睿洁,田燕,胡玮,邹静.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口腔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46-552. |
[7] | 丁杰, 宋光泰. 微创技术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73-479. |
[8] | 郑黎薇, 邹静, 夏斌, 刘英群, 黄洋, 赵今. 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治疗[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125-129. |
[9] | 王玉霞,周学东,李明云. 韦荣球菌与龋病和链球菌间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195-199. |
[10] | 刘诗雨,何金枝,李明云. 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及其致龋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03-107. |
[11] | 周双双 郑欣 周学东 徐欣. 菌斑生物膜产碱代谢与龋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73-577. |
[12] | 冯汝舟 刘娟 吕长海. 氟化物在儿童和青少年龋病防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118-. |
[13] | 郗红 周惠 闫秀娟 张宇娜 胡玮玮 黄洋. 纳米技术在龋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5): 563-566. |
[14] | 许鹏程 徐欣 周学东. 钙磷再矿化及其系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3): 347-350. |
[15] | 李长娥 于丹妮.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及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1): 68-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