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2, Vol. 39 ›› Issue (3): 416-420.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12.03.036

• 综述 • 上一篇    

细胞自噬在口腔扁平苔藓恶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常珍1综述 李容林1  李春阳2审校   

  1. 1.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广州 510055;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科 珠海 519000
  • 收稿日期:2010-12-28 修回日期:2012-03-05 出版日期:2012-05-01 发布日期:2012-05-01
  • 通讯作者: 李容林,Tel:020-83816703
  • 作者简介:常珍(1985—),女,山东人,硕士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B010600066);珠海市卫生局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052)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oral lichen planus

Chang Zhen1, Li Ronglin1, Li Chunyang2.   

  1. 1. Dept.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and Endodontics,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55, China; 2. Dept. of Stomatolog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 China
  • Received:2010-12-28 Revised:2012-03-05 Online:2012-05-01 Published:2012-05-01

摘要: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易复发并存在恶变的可能,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之一,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于细胞自噬与OLP 发病及恶变的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就细胞自噬与口腔扁平苔藓的联系作一探讨。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恶性转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自噬

Abstract:

Oral lichen planus(OLP) is a common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oral mucosa, which is easy to recurrent and has malignant tendency. The precis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bout OLP is unknown. Autophagy is a highly conserved phenomenon in eukaryotic cells, as one type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cellular environment homeostasi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repor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OLP. In this artic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utophagy and OLP has been discussed.

Key words: oral lichen planu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d cell death, autophagy

[1] 沈晨露,叶伟佳,吕柯佳,高碧聪,姚华. 口腔扁平苔藓实验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58-62.
[2] 原振英,管翠强,南欣荣. 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4): 437-441.
[3] 秦帅华,李新明,李文鹿. 有症状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策略的评价和相关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82-286.
[4] 毛璐,鞠侯雨,任国欣.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60-565.
[5] 周毅 孙秀荣 刘学丽 闫世霞. 心理干预对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22-.
[6] 汪玉红 吴中婷 周红梅. 不同部位口腔扁平苔藓对治疗的不同反应1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30-431.
[7] 王夏夏 孙红英. 低氧诱导因子-1α与口腔扁平苔藓[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318-322.
[8] 刘佳佳 吴圆琴 曾昕 周瑜. 微小RNA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48-53.
[9] 刘俊超,潘亚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和激酶抑制蛋白及其与口腔疾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6): 712-715.
[10] 郑金绚,吴莉萍. 微小RNA21与干细胞之间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6): 716-719.
[11] 金淑芳 蒋灿华.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8及其连接系统与头颈部恶性肿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95-198.
[12] 李倩1 潘亚萍1,2. 生存蛋白与口腔疾病间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5): 674-677.
[13] 邢雪 卢树静 金鑫综述 陈谦明 曾昕审校. 细胞自噬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间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2): 253-256.
[14] 桑磊1,2 李宏卫2,3. 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特异性靶点整联蛋白-αvsub>β6sub>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72-75.
[15] 周红梅 刘传霞. 口腔扁平苔藓的分型治疗思路[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5): 561-56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京剧. 青年期至中年期颅面复合体变化的头影测量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刘玲. 镍铬合金中铍对可铸造性和陶瓷金属结合力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在种植体上制作固定义齿以后下颌骨密度的动态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王昆润. 重型颌面部炎症死亡和康复病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温秀杰. 氟化物对牙本质脱矿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杨春惠. 耳颞神经在颞颌关节周围的分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王昆润. 牙周炎加重期应选用何种抗生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8] 杨儒壮 孙宏晨 欧阳喈. 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2): 126 -128 .
[9] 严超然,李龙江.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10] 沈末伦,华成舸. 上皮间质转化及其调控基因Twis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