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6-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综述  论著 
    综述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of Palatal Radicular Grooves
    James Deschner1, Birgit Rath2, Wang Zheng1, Ding Yi3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51-255. 
    摘要 ( 1144 )   HTML ( 4 )   PDF(pc)(659KB) ( 786 )   收藏

    The palatal radicular groove represents a developmental anomaly that mainly affects the maxillary incisor teeth. This anomaly is probably caused by an infolding of the enamel organ and 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during odontogenesis. The groove often originates in the central fossa or cingulum and continues towards the root apex for various distances. The anatomical defect can act as a funnel for plaque and, therefore, result in extensive bone and attachment loss. A complete lack of closure of the calcified tissues along the groove, that is a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ulp and periodontium, rarely occurs. However, accessory canals between the pulp cavity and periodontal tissues frequently exist along the groove and are main entrances of infectious material into the pulp cavity,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dodontic lesions. Grooves can also complicate restorative therapy or interfere with the accessibility for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Patients usually present with pain and gingival inflammation in the maxillary incisor region. Bleeding on probing and increased pocket depths are strictly confined to the area of the groove in an otherwise periodontally healthy patient. Radiographs may show a parapulpal line that represents the radiographic image of the groove. Treatment of the anomaly by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rocedures such as odontoplasty, flap surgery, application of an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or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can be successful. A short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n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for localized attachment loss due to this anomaly is presente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异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及其在牙周炎研究中的应用
    武影,束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56-258. 
    摘要 ( 1087 )   HTML ( 0 )   PDF(pc)(31KB) ( 800 )   收藏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蛋白质和生命活动研究的桥梁,差异蛋白质组学则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其常用技术来检测牙周炎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蛋白,将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及其在牙周炎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酸与牙周病的关系
    李启强,孟焕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59-262. 
    摘要 ( 1136 )   HTML ( 2 )   PDF(pc)(38KB) ( 911 )   收藏

    牙周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厌氧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生成多种短链有机酸,体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该类有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直接影响着牙周组织的健康,是牙周厌氧菌致病过程中的重要毒性分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组织工程实验性牙周缺损模型的研究进展
    许春姣,翦新春,彭解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63-266. 
    摘要 ( 1152 )   HTML ( 8 )   PDF(pc)(39KB) ( 1821 )   收藏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的前提是建立可重复评价牙周再生的实验性牙周缺损模型。本文主要对外科手术造成的急性缺损进行综述,分别就近年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有关的水平骨上袋模型、骨内袋模型、根分叉病变模型、牙周开窗模型予以阐述,为探讨各种干预因素对牙周再生的影响奠定临床前期实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与牙周炎的关系
    刘玉,孙钦峰,杨丕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67-269. 
    摘要 ( 989 )   HTML ( 0 )   PDF(pc)(29KB) ( 954 )   收藏

    牙周病是由牙周病原菌和宿主防御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组织损害的炎性疾病。8- 羟基脱氧鸟苷是DNA 氧化损伤的修饰产物之一,通常作为评估包括慢性炎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综述唾液中8- 羟基脱氧鸟苷水平与牙周炎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性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原菌粘附共聚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昌娟,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70-271. 
    摘要 ( 1029 )   HTML ( 1 )   PDF(pc)(22KB) ( 673 )   收藏

    牙周病原菌通过粘附共聚后形成了生物膜。由于牙周生物膜难以清除,使得牙周炎难以控制。本文就牙周病原菌的粘附共聚机制作一综述,旨在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牙周炎的病因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成釉细胞瘤的组织起源
    单一旦,王国云,平飞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72-274. 
    摘要 ( 1263 )   HTML ( 7 )   PDF(pc)(28KB) ( 1938 )   收藏

    成釉细胞瘤是具有高复发率的良性生物学表现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上下颌骨中,发生在颌骨以外的成釉细胞瘤非常罕见。虽然对成釉细胞瘤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发生研究始终存在疑惑。同时,由于学科的限制,外周骨特别是长骨中的成釉细胞瘤同颌面外科的成釉细胞瘤极少在一起研究,对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着重对发生在颌骨和长骨中的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方面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的研究进展
    唐倩,梁焕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75-277. 
    摘要 ( 1177 )   HTML ( 1 )   PDF(pc)(28KB) ( 983 )   收藏

    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材料系列之一,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活性、可降解性和细胞亲和性能,在人体硬组织( 骨、牙等)缺损修复及重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各国材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口腔中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中的研究进展
    顾昕,谷志远,周艺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78-280. 
    摘要 ( 1118 )   HTML ( 3 )   PDF(pc)(28KB) ( 700 )   收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是血管起源的诱导因子,是新血管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多种研究表明,VEGF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节盘、髁突软骨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关节炎、滑膜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些研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在牙菌斑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姬亚昆,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81-283. 
    摘要 ( 1319 )   HTML ( 5 )   PDF(pc)(30KB) ( 1831 )   收藏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分析仪器,具有图像清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三维重建、空间定位、精确定量等优点,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中新一代强有力的研究工具。本文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口腔牙菌斑生物膜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溶菌酶与口腔常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韩剑星,李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84-285. 
    摘要 ( 1367 )   HTML ( 6 )   PDF(pc)(21KB) ( 1953 )   收藏

    溶菌酶作为一种具有酶特性的阳离子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它广泛分布于唾液、泪液、鼻液及组织中,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同时也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唾液溶菌酶水平与口腔常见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现况
    于兰,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86-288. 
    摘要 ( 1092 )   HTML ( 2 )   PDF(pc)(31KB) ( 621 )   收藏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刺激细胞迁移、介导细胞粘附、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产生和积聚等功能。在牙齿发育、拔牙后牙槽窝愈合及牙龈增生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梁晨媛,李龙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89-291. 
    摘要 ( 1058 )   HTML ( 1 )   PDF(pc)(29KB) ( 687 )   收藏

    颌下腺缺失或功能丧失,可导致口干、咀嚼吞咽困难、语言等功能障碍,并引起一些继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通过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进而深入探讨颌下腺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为组织工程化修复重建颌下腺奠定实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强化组织工程骨在颌骨修复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杨一可,李祖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92-294. 
    摘要 ( 976 )   HTML ( 3 )   PDF(pc)(30KB) ( 817 )   收藏

    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外源性的成骨生长因子半衰期短、生物活性差,基因强化组织工程能使成骨生长因子在局部稳定、持续、高效地表达,从而促进颌骨的修复和重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
    刘克,孙志军,张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95-296. 
    摘要 ( 1084 )   HTML ( 4 )   PDF(pc)(31KB) ( 687 )   收藏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是一种高特异性的核医学显像技术,近年来已被运用到口腔癌的诊断中。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膜片钳技术在口腔肿瘤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叶金海,张陈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297-299. 
    摘要 ( 1070 )   HTML ( 3 )   PDF(pc)(30KB) ( 1173 )   收藏

    膜片钳技术是通过记录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特性,可以对通道的电导、动力学特性、离子选择性、药理学特性以及通道的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研究细胞膜的生理学特性,鉴别细胞膜表面蛋白及其功能提供了线索。本文就膜片钳技术的原理、记录方法等进行综述,阐述了膜片钳技术在口腔肿瘤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体积测量中的应用
    朱凌,范新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00-302. 
    摘要 ( 1053 )   HTML ( 1 )   PDF(pc)(28KB) ( 527 )   收藏

    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对患者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栓塞技术,这种方法对术前病灶体积影像学测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和超声都可清晰地显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病灶。相比较而言,目前认为磁共振技术不但能更充分地显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病灶,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充分提取病灶信息,所得到病灶体积测量值与实际体积较为接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骨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系统与牙槽骨改建
    张建兴,黄生高,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03-305. 
    摘要 ( 1029 )   HTML ( 3 )   PDF(pc)(30KB) ( 679 )   收藏

    护骨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系统直接参与骨代谢的调节,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通过与RANK 结合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增殖,从而加速骨吸收。护骨素则通过竞争性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结合抑制RANK 的作用。对护骨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 环路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阐明牙槽骨改建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索与牙槽骨改建有关的疾病防治提供有益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骨缺损的种植赝复体修复治疗
    牛学刚,赵铱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06-308. 
    摘要 ( 1482 )   HTML ( 3 )   PDF(pc)(30KB) ( 1500 )   收藏

    赝复治疗目前仍是上颌骨缺损修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上颌骨缺损的赝复治疗前处理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
    李彦,张志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09-311. 
    摘要 ( 1309 )   HTML ( 8 )   PDF(pc)(30KB) ( 1313 )   收藏

    咬合重建修复中为开辟修复间隙和改善颞下颌关节症状常常涉及咬合垂直距离的升高。本文就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建立、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作一综述,为临床咬合重建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烤瓷修复体的比色方法及相关问题
    李旭,朱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12-313. 
    摘要 ( 1108 )   HTML ( 2 )   PDF(pc)(31KB) ( 1020 )   收藏

    烤瓷牙比色问题是目前审美性修复工作中的难点及热点,如何有效地进行临床比色、并使比色信息准确传递与再现是国内外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就现有的比色方法及相关问题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修复工作及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种植体动度的研究进展
    孙珍,于海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14-316. 
    摘要 ( 1388 )   HTML ( 5 )   PDF(pc)(29KB) ( 1100 )   收藏

    种植体动度是判断种植体预后的主要指标,也是基础研究中判断种植体—骨界面结合情况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牙种植体动度的分级方法、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等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酸蚀粘接系统研究进展
    赵领洲,刘芳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17-319. 
    摘要 ( 1163 )   HTML ( 12 )   PDF(pc)(28KB) ( 1422 )   收藏

    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牙本质和釉质的粘接都适用,具有操作简单、修复体边缘封闭性良好、术后过敏低等优越性,因而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自酸蚀粘接系统的性能优点、粘接强度及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瓷贴面修复的临床影响因素
    张莘,谢海峰,章非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20-322. 
    摘要 ( 1246 )   HTML ( 5 )   PDF(pc)(30KB) ( 693 )   收藏

    瓷贴面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前牙的美容修复,良好的修复效果不仅依赖于技工加工的质量,更同临床操作的各个环节有直接关系。本文就瓷贴面修复的临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原发灶的治疗促进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
    王斯华综述 唐休发审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23-325. 
    摘要 ( 674 )   HTML ( 1 )   收藏

    在治疗肿瘤原发灶的各种方法日趋成熟的同时,肿瘤原发灶的治疗与其转移及转移灶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对某些肿瘤原发灶进行根治可促进其发生转移或其转移灶的生长。本文就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硬腭裸露骨面面积对上颌骨及牙弓生长发育的影响
    黄旭,石冰,宋庆高,鲁勇,李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 (04):  326-329. 
    摘要 ( 1321 )   HTML ( 3 )   PDF(pc)(643KB) ( 1165 )   收藏

    目的  了解不同硬腭裸露骨面面积与上颌骨及牙弓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为设计与选择合理的腭裂修复术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3 周龄SD 雄性大鼠48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 个实验组,每组 12 只。3 组实验组大鼠分别被切去硬腭1/4、2/4 和3/4 面积大小的粘骨膜瓣,大鼠术后每周同期交替注射荧光标记物( 对照组同期注射),每2 周随机处死每组标记动物3 只,解剖出上颌骨,制备成硬组织切片,测量上颌骨和牙弓宽度,观察荧光标记的差异。结果   实验表明:①当裸露面积小于硬腭面积1/4 时,上颌骨新骨形成和组织学变化不大,并且可获得接近正常的上颌骨和牙弓发育。②随着硬腭裸露面积的增加,上颌骨及牙弓生长发育受限越严重,牙齿内倾更加明显,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③裸露面积越大,对硬腭新骨形成和腭中缝的结构影响越大,表现为荧光标记线越不规则,标记间距变窄,当裸露面积达硬腭面积的3/4 时,甚至产生弥散的荧光标记( 即骨坏死)和腭中缝结构的丧失。结论   硬腭裸露面积与上颌骨及牙弓发育之间的关系密切,裸露面积越大,上颌骨及牙弓发育受限越严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