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岳霖,孔卫东. 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相关与原发性牙齿萌出障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5): 573-580. |
[2] |
洪娅娅,陈学鹏,姒蜜思. 非编码RNA调控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3): 263-271. |
[3] |
安宁,李姣,梅志丹.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分子调控牙萌出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1): 116-120. |
[4] |
程旭,黄艺璇,李精韬,石冰. 牙颌面肌肉发育和再生特征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71-76. |
[5] |
蒙明梅,郭维华,周学东,邹静. 白细胞介素-1α信号通路在牙萌出中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253-257. |
[6] |
袁韵仪, 段余峰, 雷勇华. 含牙囊肿埋伏牙行开窗减压术后的萌出预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62-367. |
[7] |
钱浩亮, 李盛, 江宏兵.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及其牙颌面表征[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1): 64-67. |
[8] |
杨洋, 徐燕. 牙囊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32-335. |
[9] |
胡艺蝶 周力 王艳民. 拔牙矫治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367-370. |
[10] |
柳毅 陈建治. 三七总皂苷及其诱导成骨的试验和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75-78. |
[11] |
何鲲1 程祥荣2 张曦木3.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囊和牙周膜细胞黏附增殖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5): 536-540. |
[12] |
陈杰 郭维华 田卫东. 牙囊和上皮根鞘细胞成无细胞牙骨质的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3): 314-319. |
[13] |
欧明明 黄晓峰 韩培彦. 牙槽骨发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232-235. |
[14] |
杜宇综述 凌均棨审校. 牙囊前体细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464-467. |
[15] |
顾倩平 孟箭 张杰 孟庆飞 李志萍 周建军. 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2): 128-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