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机制中相关生长因子的作用

张富贵,李权综述 唐休发审校   

  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 收稿日期:2008-05-22 修回日期:2008-11-26 出版日期:2009-03-20 发布日期:2009-03-20
  • 通讯作者: 唐休发

Function of related growth factors in the neovascularizational mechanism of pedic

ZHANG Fu-gui, LI Quan, TANG Xiu-fa   

  1. Dept. of Head and Neck Tumor Surgery, 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ichuan
  • Received:2008-05-22 Revised:2008-11-26 Online:2009-03-20 Published:2009-03-20
  • Contact: TANG Xiu-fa

摘要: 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主要有血小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种机制,其中血管生成包括内皮出芽、套叠式血管生成和血管重建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涉及临时基质形成、内皮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增殖、周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募集以及毛细血管网络形成。

关键词: 带蒂皮瓣, 新生血管化, 血小管发生, 血管生成, 生长因子

Abstract: Two mechanisms, vascul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can elucidate the neovascularization of pedicle flaps, in which angiogenesis contains endothelial sprouting, intussusceptive angiogenesis and revascularization. Some critical growth factors, such a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eovascularizational mechanism of pedicle flaps. The roles mainly involve
formation of matrix,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recruitment of pericyte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and formation of capillary network.

[1] 王素杰,谭芹,韦渊,王洁,范杰,岳二丽.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6): 674-678.
[2] 覃思文,廖立. 牙髓再生中血管网络重建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3): 272-282.
[3] 王琨,葛奕辰,崔博淼,苟雅萍,孙崇奎,龙敏,肖丽,英李燕.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干扰慢病毒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裸鼠致瘤作用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32-36.
[4] 徐孟丹,邹多宏. 定量时间空间控制在生长因子促血管形成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195-200.
[5] 李锋综述 敬伟 田卫东审校. 自体脂肪移植血供建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1): 128-131.
[6] 王晓彦1 武云霞2. 尼美舒利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ang-2基因表达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6): 646-648.
[7] 刘济远,张富贵,袁蒙姜,唐休发. 雌激素影响大鼠随意皮瓣成活面积的试验性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6): 634-636.
[8] 邹多宏综述 黄远亮审校. 低氧诱导因子-1α 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3): 320-320~323.
[9] 钟小奕综述 陈文霞审校. 血管再生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2): 183-183~185.
[10] 叶明福综述 郑有华审校.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与上皮性肿瘤间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1): 102-102~104.
[11] 姚瑶,唐休发,. 非血管化自体骨游离移植中骨生成和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5): 372-373.
[12] 雷志敏,赵怡芳,尚政军,. 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及其分子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6): 466-468.
[13] 张朋,曾融生,. 牵引成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2): 131-133.
[14] 尚政军,李金荣,赵怡芳.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4): 249-251.
[15] 杨娅,周曾同. 染料木黄酮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3): 210-2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蜀ICP备09013973号-3
版权所有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4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2414 E-mail:gwyxkqyxfc@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