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4, Vol. 41 ›› Issue (2): 137-139.doi: 10.7518/gjkq.2014.02.004
王东杰1 吴兵2 陈晓红1
Wang Dongjie1, Wu Bing2, Chen Xiaohong1.
摘要:
目的 通过注重美观和固位的细节,尽量保存牙体组织,达到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的完美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牙体预备,多色逐层、斜向分层充填固化,为使邻接关系得到自然恢复,采用雕形、轻压方式建立自然接触,不使用聚酯薄膜或成形片进行邻面成形等方法,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补牙体缺损。结果 笔者对2003—2013年以来完成的2 000多颗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学修复病例追踪观察,患者总满意率为95%。结论只要在固位及美观方面注重细节,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优异。
中图分类号:
[1] | 梁继超, 王芬, 张正华, 庞富升, 侯梅娟, 张凤英.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40-444. |
[2] | 姚陈敏, 周丽群, 黄翠. 前牙磨耗牙色修复材料的选择[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63-367. |
[3] | 武芳艳,李明菲,孟翔峰. 铸瓷全冠修复体树脂粘接效果的3年临床评估[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58-660. |
[4] | 方力 刘源 杨燃 邹静. 树脂充填前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28-30. |
[5] | 王素苹 程磊 周学东. 复合树脂纳米抗菌成分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6): 750-753. |
[6] | 邱海燕1 张倩2. 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桥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3): 395-398. |
[7] | 叶韵瑶综述 林正梅审校. 低聚合收缩复合树脂的性能及其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506-509. |
[8] | 苏伟珠1 王浙君1 撒悦1综述 王贻宁1,2审校. 漂白剂对复合树脂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537-539. |
[9] | 侯乾乾综述 高益鸣审校. 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554-556. |
[10] | 张丽丽邢文忠梁珊珊综述蒋滔审校. 复合树脂外源性染色的影响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98-201. |
[11] | 陈平. 3 种方法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53-154. |
[12] | 许海平1 邢路1 苏勤2. 不同Ⅳ类洞型设计树脂直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2): 150-153. |
[13] | 楚亚卿1 仝毅1 王新知2 王琴1. 不同方法合成的金刚石对口腔复合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1): 27-30. |
[14] | 李子木,仇丽鸿,孙海燕. 脉冲Nd:YAG 激光用于磨损牙复合树脂粘接修复的临床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4): 406-408. |
[15] | 潘小波, 曾鹏, 彭利辉, 任悦, 钟爱喜, 洪黎, 马隆佰, 杨征. 冷热循环对3 种复合树脂材料与纤维桩微拉伸强度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3): 268-268~2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