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0, Vol. 37 ›› Issue (6): 661-663.doi: 10.3969/j.issn.1673-5749.2010.06.012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口腔微生物的多相分类

袁艺综述 肖丽英,李继遥审校   

  1.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 出版日期:2010-11-20 发布日期:2010-11-20

Polyphasic taxonomy of oral bacteria

YUAN Yi, XIAO Li-ying, LI Ji-yao.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 Online:2010-11-20 Published:2010-11-20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腔微生物的分类亦从传统的表型分类进入到各种分子水平分类。 多相分类综合了表型和遗传型以及系统发育特征,更加客观地反映了生物间系统进化的关系。本文就蛋白质电 泳图谱、G+C 摩尔分数、分子杂交、16S rRNA 序列分析和代谢组学等口腔微生物多相分类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多相分类, 表型, 遗传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classify and identify of oral bacteria have come up to various molecule typ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from the traditional phenotype classification. Polyphasic taxonomy has synthes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type, genotype and systematic growth, and it makes the classified method more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representing the systematic evol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ur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method in classify and identify of oral bacteria including electrophoresis, DNA G+C mole fraction, hybridizati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16S rRNA, metabonomics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oral bacteria, polyphasic taxonomy, phenotypic, genotypic

[1] 张明爽,巴特,王文标. 口腔微生物种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102-108.
[2] 黄萧瑜,李明云,周学东,程磊. 全身及局部因素对种植体周围稳态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730-734.
[3] 刘小旭,马坚,石冰,黄永清. Pai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39-342.
[4] 徐欣, 何金枝, 周学东. 口腔微生物组在口腔精准医疗中的运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19-627.
[5] 黄慧,张琼,邹静. 低龄儿童龋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295-297.
[6] 杜芹1,2 邹静1 李雨庆1 李明云1 周学东1. 健康儿童口腔微生物的定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57-.
[7] 李燕 何金枝 肖丽英 周学东. 口腔微生物组与疾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1): 118-122.
[8] 褚敏,梁景平,. 现代分子技术在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2): 81-83.
[9] 宋亚玲,边专. 釉质发育不全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2): 107-109.
[10] 郝玉庆,周学东. 抗菌肽及其对口腔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5): 346-347.
[11] 富饶 李德懿. 口腔微生物共聚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3, 30(05): 346-348.
[12] 峰煜 周彬 王贻宁 施斌. 牙周韧带细胞的表型分化及其表面标记物[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3, 30(04): 280-282.
[13] 马莉,黄河长,何志秀. 流式细胞术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1, 28(03): -.
[14] 马瑞,刘正,朱敏,李鸣宇.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在口腔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1, 28(01): -.
[15] 周村,林伟. 齿垢密螺旋体[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0, 27(04): -.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在种植体上制作固定义齿以后下颌骨密度的动态变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李中杰 谢翠柳综述 孟玉坤审校. 贴面修复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4): 489 -492 .
[3] 黄丽娟,李建,. 髁突位置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关系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2): 104 -106 .
[4] 张玉玮. 确认有无颞颌关节紊乱的颞颌关节音振幅与频谱[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0, 27(04): .
[5] 薛明,葛久禹,程磊. 根管冲洗液对电子根测仪准确性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5 .
[6] 蒋贤军 胡德渝 肖强 涂蕊 董滢. 成都市部分6~12岁孤残儿童患龋状况及防治探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2): 152 -155 .
[7] 喻娜 马超逸 岳莉 于海洋. 不同种类的固定修复体市场需求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453 -455 .
[8] 吴园 刘传霞综述 李晓英审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饮食调理[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6): 808 -810 .
[9] 孙坤综述 李爱群审校. 双侧完全性唇裂鼻唇同期修复及效果评价的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5): 631 -634 .
[10] 孙明磊. 头颈手术中影响伤口感染的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1, 2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