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盛南宁,王珏,南欣荣. 性别决定基因盒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作用机制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0(3): 314-320. |
[2] |
余舒星,邹静,李雨庆. 基于唾液检测病毒感染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189-196. |
[3] |
朱锦怡,樊琪,周媛,邹静,黄睿洁. 唾液蛋白作为低龄儿童龋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2): 212-219. |
[4] |
董云梅,陶艳,周瑜.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43-50. |
[5] |
黄璐,戴杰,吴燕岷. 唾液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癌筛查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1): 68-75. |
[6] |
卢可心,张迪亚,吴燕岷. 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牙周组织细胞中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57-662. |
[7] |
胡竹林,赵诣,李茵. 口腔龈沟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展望[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08-315. |
[8] |
宋洪宁, 王旭霞, 张君.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口腔肿瘤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25-432. |
[9] |
吴佳梦, 王效英. 外泌体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36-339. |
[10] |
刘盼1,多力昆?吾甫尔1,蔡志刚2,孙坚3.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45-650. |
[11] |
周芹 朱震坤 孙睿男 徐欣 马跃. 热休克蛋白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中的表达[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11-414. |
[12] |
夏佳佳1 王岚2 章燕珍3. 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15-419. |
[13] |
孟耀 刘曼 白丁. 牙周膜肌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标志物的表达时效[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285-289. |
[14] |
陶船思博 梅芳 钟金晟. 滤泡样树突细胞分泌蛋白的自然免疫作用和在口腔组织中的表达[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44-447. |
[15] |
杨子楠 唐恩溢. 生物标志物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76-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