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乳牙根生理性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楠综述 侯爱兵审校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安徽 合肥 230032
  • 收稿日期:2008-07-09 修回日期:2008-12-25 出版日期:2009-03-20 发布日期:2009-03-20
  • 通讯作者: 侯爱兵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echanisms for physiologic root resorption in primary te

WANG Nan, HOU Ai-bing   

  1. Dept. of General Dentistry, College of Stomatology,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
  • Received:2008-07-09 Revised:2008-12-25 Online:2009-03-20 Published:2009-03-20
  • Contact: HOU Ai-bing

摘要: 乳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过程中既有牙槽骨、牙本质等的组织学改变,也有破骨细胞、破牙细胞等的细胞学改变,同时还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继承恒牙的牙囊和星网状层似乎在乳牙根的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继承恒牙先天性缺失的乳牙根吸收最终仍会发生,其机制目前尚不明了。下面从细胞及其分子水平就乳牙根生理性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牙, 生理性根吸收, 破牙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

Abstract: Root resorption is a physiologic event for the primary teeth, involving the tissue change of alveolar bone and dentin, the cellular change of osteoclasts and odontoclasts, also kinds of cytokines. The stellate reticulum and the dental follicle of the underlying permanent tooth seems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deciduous root resorption. However, primary teeth without a permanent successor eventually exfoliates as well.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s slim. This article summariz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s of physiologic root resorption in primary teeth.

[1] 李佩,林凌,赵玮. 乳牙牙髓干细胞在口腔组织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4): 483-488.
[2] 赵梦珺,李杨,吴家媛. 乳牙牙髓切断术在乳牙深龋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1): 102-109.
[3] 杨鑫, 李思洁, 赵玮. Wnt信号通路在调控牙髓干细胞多向分化及炎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286-290.
[4] 罗薇, 陈柯. 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717-720.
[5] 郑黎薇, 邹静, 夏斌, 刘英群, 黄洋, 赵今. 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治疗[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125-129.
[6] 黄桂月,刘波,陈梅红,许艳华. 昆明市乳牙列错畸形发病率的调查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2): 141-143.
[7] 李小兵,郭维华,黄诗言,徐舒豪,饶南荃,张扬根. 低位乳磨牙伴下颌第一前磨牙水平阻生1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4): 377-379.
[8] 谷楠 孙鑫 刘富萍 张宇娜 张雪 李海鹰.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6): 715-719.
[9] 姚森1 冯红杰2. 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矫治33例儿童乳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5): 586-587.
[10] 陈爱华 黄华. 婴幼儿乳牙残冠残根修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5): 600-603.
[11] 饶南荃 陈娥 裴君 谢云娜. Vitapex在乳牙根管治疗中疗效的循证医学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2): 162-164.
[12] 武斌1 谢春1 黄谦2 杜新雅1 黄健1 孟秋菊1 游月华1. 大豆黄素促脱落乳牙干细胞成骨的作用及其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3): 308-311.
[13] 马兰综述 宋光泰审校. 继承恒牙胚与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3): 284-284~286.
[14] 谢妮娜综述 宋光泰审校. 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3): 306-306~309.
[15] 谢妮娜, 徐稳安, 宋光泰, 韩建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时的表达#br# #br# [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01): 7-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蜀ICP备09013973号-3
版权所有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4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502414 E-mail:gwyxkqyxfc@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