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珍综述 凌均棨审校
OU Mei- zhen, LING Jun-qi
摘要: 自然界细菌主要以生物膜形式生存。生物膜内细菌之间存在着各种信号交流以协调群体生理活动或竞争各类营养物质。口腔牙菌斑生物膜与龋病、牙周病密切相关。牙菌斑内的微生物信号传导近年来受到较多的关注并取得了研究进展。本文就近年来牙菌斑生物膜的信号传导研究作一综述。
[1] | 黄晓慧,祁本婷,杨洁,刘玉,孙卫斌. 机械性邻面菌斑控制措施对牙周非手术治疗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6): 656-663. |
[2] | 黄培勍,彭显,徐欣. 口腔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与针对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92-599. |
[3] | 陈艳艳,彭显,周学东,程磊. 定量光导荧光技术在龋病及牙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9-704. |
[4] | 陆笑, 翁春辉, 王劲茗, 刘少娟, 刘芹, 林珊. luxSem>/AI-2密度感应对缓症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11-420. |
[5] | 张鹰 李明勇 霍丽 孟媛. 变异链球菌自诱导物2信号分子的体外合成与活性检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19-523. |
[6] | 霍静怡,苏畅,刘美延,沈丽曼,王珏,李雪. 儿童3种刷牙方法清除菌斑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5): 528-530. |
[7] | 程远 殷艳丽 赵蕾. 龈沟产线菌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5): 593-597. |
[8] | 耿奉雪 潘亚萍. 生物膜中不同定植阶段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模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31-435. |
[9] | 郭强1,2 徐欣1 周学东1. 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80-85. |
[10] | 陈珊珊1,2 齐霞1,2 赵蕾2. 分散蛋白B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42-46. |
[11] | 王爽1 张利平1综述 徐屹1,2审校. 密度感应抑制剂及其在口腔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3): 332-335. |
[12] | 吴桂堂 周黎黎综述 刘兴容审校. 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生长抑制因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94-197. |
[13] | 霍永标综述 凌均棨审校. 密度感应相关性变链素及其作用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3): 315-318. |
[14] | 陈娇综述 周智 蒋丹审校. 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与变异链球菌的致病相关特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3): 297-300. |
[15] | 李月恒综述 蒋丹 周智审校. 细菌天然密度感应系统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2): 246-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