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2): 199-202.doi: 10.7518/gjkq.2015.02.019
王丽丽,李娜,李祥伟,孙宏晨
Wang Lili, Li Na, Li Xiangwei, Sun Hongchen
摘要:
粪肠球菌可在恶劣的环境中持续生长和繁殖,而在生物膜中具有的极强的生存和致病能力,使其成为根尖周炎复发的重要的致病因素。粪肠球菌的毒力因子,可引起健康组织损伤,增强细菌的黏附能力。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为7.5%,但在治疗失败的感染根管中可达到70%以上,即粪肠球菌在原发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管内并非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在根管冠1/3段的感染较重,在根中1/3和根尖1/3段的感染较轻。粪肠球菌对常规的根管消毒和抗菌药物有极强的耐药性,很难用传统的方法将其于根管内彻底清除,因此研发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粪肠球菌药物十分必要。
[1] | 税钰森,吕潇颖,李静雅,杨燃. 粪肠球菌在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2): 225-234. |
[2] | 林冬佳, 彭志翔, 高燕. 粪肠球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4): 433-438. |
[3] | 刘琨,侯本祥. 粪肠球菌和变异链球菌脂磷壁酸的生物学活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18-124. |
[4] | 张瑞瑞 孙克勤. 根管治疗后疾病中粪肠球菌的致病性和检测及清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3): 357-360. |
[5] | 潘文婷 吴峣综述 谢晓莉审校. 粪肠球菌及其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检测和鉴定[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6): 778-781. |
[6] | 张荣德1,2 董瑞红1 段彦盛2综述 陈莉娅3审校. 根管冲洗液对粪肠球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516-518. |
[7] | 宁杨综述 凌均棨审校. 饥饿状态的粪肠球菌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4): 461-463. |
[8] | 黎卫兰综述 徐琼审校. 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4): 426-429. |
[9] | 鄂佳综述 梁景平审校.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下的粪肠球菌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4): 430-432. |
[10] | 文春媚综述 陈文霞审校. 根管治疗后疾病相关性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3): 304-307. |
[11] | 漆正楠综述 唐子圣 刘正审校. 感染根管中产黑色素杆菌检测率的影响因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2): 197-199. |
[12] | 王倩倩1,姚娜1,赵晓一2,张成飞1,3. 光活化消毒技术根管内消毒效果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4): 392-395. |
[13] | 刘红艳综述 凌均棨审校. 再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5): 540-543. |
[14] | 葛兵,吴友农. 根管治疗后疾病与粪肠球菌[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
[15] | 文静综述 范兵审校. 根管内粪肠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1): 13-13~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