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论文 •    

菌斑细菌及牙周治疗在牙本质敏感症中的作用

葛少华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出版日期:2004-12-20 发布日期:2004-12-20

  • Online:2004-12-20 Published:2004-12-20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症, 菌斑, 牙周治疗

[1] 黄晓慧,祁本婷,杨洁,刘玉,孙卫斌. 机械性邻面菌斑控制措施对牙周非手术治疗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6): 656-663.
[2] 黄培勍,彭显,徐欣. 口腔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与针对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92-599.
[3] 杨志雷,刘宝盈. 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5): 506-514.
[4] 童子安,姒蜜思. 种植体表面菌斑去污方式的体外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5): 589-594.
[5] 陈艳艳,彭显,周学东,程磊. 定量光导荧光技术在龋病及牙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 699-704.
[6] 叶畅畅, 赵蕾, 王冬青, 王晓丽, 王海燕, 游梦, 黄萍, 吴亚菲. 妊娠期牙周疾病的防治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01-508.
[7] 朱姗姗, 陆支越, 王爽. 牙周基础治疗对先兆流产孕妇炎症因子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3): 319-323.
[8] 周双双 郑欣 周学东 徐欣. 菌斑生物膜产碱代谢与龋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73-577.
[9] 余少华1 蒲东全2 刘鲁川1.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机制和特点[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6): 673-676.
[10] 霍静怡,苏畅,刘美延,沈丽曼,王珏,李雪. 儿童3种刷牙方法清除菌斑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5): 528-530.
[11] 孙昌娟,管红雨,韩璐. 含精氨酸和碳酸钙的脱敏抛光膏治疗超声龈下刮治后根面敏感症的疗效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6): 663-666.
[12] 程远 殷艳丽 赵蕾. 龈沟产线菌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5): 593-597.
[13] 耿奉雪 潘亚萍. 生物膜中不同定植阶段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模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31-435.
[14] 刘莉 吕俊 谭颖徽 张纲.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差异的初步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49-152.
[15] 陈果1 虞丛林1 赵青2 刘启云1 王静1 陈文1 罗晶1. 正畸前牙周洁刮治对成人固定矫治中牙周情况改变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62-16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新春. 桩冠修复与无髓牙的保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王昆润. 长期单侧鼻呼吸对头颅发育有不利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3] 彭国光. 颈淋巴清扫术中颈交感神经干的解剖变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4] 杨凯. 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5] 康非吾. 种植义齿下部结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柴枫. 可摘局部义齿用Co-Cr合金的激光焊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孟姝,吴亚菲,杨禾. 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的细胞致死膨胀毒素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8 -460 .
[8] 费晓露,丁一,徐屹.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2 -454 .
[9] 赵兴福,黄晓晶. 变形链球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10] 庞莉苹,姚江武. 抛光和上釉对陶瓷表面粗糙度、挠曲强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