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15, Vol. 42 ›› Issue (4): 401-405.doi: 10.7518/gjkq.2015.04.007
刘奕1 费伟1 王丽娜2 张思宇3 王艳君1 吴红崑4
Liu Yi1, Fei Wei1, Wang Lina2, Zhang Siyu3, Wang Yanjun1, Wu Hongkun4.
摘要:
目的 评价人工合成抗菌肽(十肽)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结构及活性的影响能力。方法 人工合成十肽(氨基酸序列:KKVVFKVKFK-NH2)通过对细菌生物膜药物最低抑制生物膜形成浓度(MBIC)和药物最低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浓度(MBRC)2个指标的测定,研究和评估十肽对变异链球菌单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下观察十肽作用下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态、结构及活性变化。结果 当十肽浓度为62.5~125 μg?mL-1时,能够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当十肽浓度为250~500 μg?mL-1时,可破坏已形成24 h后的生物膜,CLSM下观察到十肽作用后生物膜结构残存,死菌增多,生物膜厚度明显降低。结论 新型人工合成抗菌肽(十肽)不仅可抑制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单菌生物膜的生长形成,而且可破坏已经形成24 h后的生物膜结构。
[1] | 杨子,侯本祥.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外生物膜特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2): 238-243. |
[2] | 王静,王艳,王川东,黄睿洁,田燕,胡玮,邹静.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口腔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 45(5): 546-552. |
[3] | 房宏志, 田媛媛, 喻譞, 杨英明, 杨惠, 胡涛. 不同蔗糖浓度下外源性右旋糖酐酶与氟化钠对粘放线菌生物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54-659. |
[4] | 刘诗雨, 田宓, 石黎冉, 潘韦霖, 王一尧, 李明云. 尼古丁和美卡拉明对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21-425. |
[5] | 陆笑, 翁春辉, 王劲茗, 刘少娟, 刘芹, 林珊. luxSem>/AI-2密度感应对缓症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11-420. |
[6] | 盖阔, 郝丽英, 蒋丽.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口腔变异链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3): 320-324. |
[7] | 刘琨,侯本祥. 粪肠球菌和变异链球菌脂磷壁酸的生物学活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18-124. |
[8] | 刘诗雨,何金枝,李明云. 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及其致龋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1): 103-107. |
[9] | 张鹰 李明勇 霍丽 孟媛. 变异链球菌自诱导物2信号分子的体外合成与活性检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19-523. |
[10] | 周双双 郑欣 周学东 徐欣. 菌斑生物膜产碱代谢与龋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73-577. |
[11] | 赵兴福,江山,黄晓晶,闫福华. 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273-277. |
[12] | 王一舟,张雅琪,牛雪微,张志民. 变异链球菌groi>E操纵子及其表达与调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3): 348-351. |
[13] | 石晶,闫征斌,侯景秋,彭惠.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牙周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151-154. |
[14] | 朱宸佑,邓佳,曹钰彬,刘孟轲,杨醒眉. 生物膜在位点保护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2): 187-189. |
[15] | 宋颖 邹玲. 胶原层粘连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防治策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4): 466-4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