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论文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

钟凡,汪大辉   

  1.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04-12-20 发布日期:2004-12-20

  • Online:2004-12-20 Published:2004-12-20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愈合, 骨重建, 牵张成骨

[1] 高鑫,曾融生. 骨保护素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3): 316-319.
[2] 侯丽雯 焦婷 谢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牙发生发育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605-609.
[3] 郑小菲,游智惟,莫安春.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种植体周围骨愈合和骨改建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2): 184-188.
[4] 李晶 王勤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55-458.
[5] 罗启贤 刘长庚. 牙周膜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加速正畸牙移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3): 309-313.
[6] 王涛1 廖天安1 王鸿1 邓伟1 于大海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放射治疗后组织的实验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2): 133-136.
[7] 汪艳 黄慧. 微小核糖核酸在骨重建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6): 782-785.
[8] 黄武综述 曾融生审校. 超声应用于牵张成骨技术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2): 188-191.
[9] 王金娟综述 陈军审校. 口腔颌面外科牵张成骨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6): 818-823.
[10] 余瑞雪1综述 王大为1 陈亦阳2审校. 牵张成骨在腭裂畸形矫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80-183.
[11] 张晓丹 胡丹青综述 平飞云审校. 牵张成骨和引导骨再生术在垂直骨增量上的比较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90-193.
[12] 胡心怡综述 潘晓岗审校. 青春期早期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的治疗及其长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5): 584-588.
[13] 王荣洁综述 曾融生审校. 颌骨牵张器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4): 463-466.
[14] 赵鹃1 黄旭2综述 刘丽1审校. 破骨细胞促进骨重建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4): 423-425.
[15] 宋庆高 邓金勇 陈尚 黄桂林 蒋练. 腭裂缘骨膜牵张成骨不同阶段的组织学变化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2): 141-14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新春. 桩冠修复与无髓牙的保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王昆润. 长期单侧鼻呼吸对头颅发育有不利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3] 彭国光. 颈淋巴清扫术中颈交感神经干的解剖变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4] 杨凯. 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5] 康非吾. 种植义齿下部结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柴枫. 可摘局部义齿用Co-Cr合金的激光焊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孟姝,吴亚菲,杨禾. 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的细胞致死膨胀毒素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8 -460 .
[8] 费晓露,丁一,徐屹.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2 -454 .
[9] 赵兴福,黄晓晶. 变形链球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10] 庞莉苹,姚江武. 抛光和上釉对陶瓷表面粗糙度、挠曲强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