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al lectins,bio- function,Streptococci mutans,"/> 微生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7, Vol. 34 ›› Issue (01): 1-3.

• 综述 •    下一篇

微生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刘源1,肖瑾1综述 鲍锦库2,周学东1审校   

  1. 1.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 收稿日期:2006-01-11 修回日期:2006-09-09 出版日期:2007-01-20 发布日期:2007-01-20
  • 通讯作者: 周学东,Tel: 028- 85501439
  • 作者简介:刘源( 1979-),女,陕西人,博士研究生

Study and Development on Microbial Lectins

LIU Yuan1, XIAO Jin1, BAO Jin- ku2, ZHOU Xue- dong1   

  1. 1. Key. Laboratory for Or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engdu 610041, China; 2. Dept.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 Received:2006-01-11 Revised:2006-09-09 Online:2007-01-20 Published:2007-01-20
  • Contact: ZHOU Xue-dong

摘要:

凝集素( lectin)是一类可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和动物凝集素,在多个学科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微生物凝集素的种类、主要性能和功能以及口腔内微生物凝集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生物凝集素, 生物学作用, 变形链球菌

Abstract:

Lectins are proteins or glycoproteins that agglutinate cells, including microbial lectins, plant lectins and animal lectins. It has  extraordinar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The review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s in recent years on microbial lectins in the fields of categori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Meanwhile, the researches on oral microbial lectins are narrated.

Key words: microbial lectins')">microbial lectins, bio- function, Streptococci mutans

[1] 赵兴福,黄晓晶. 变形链球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2] 徐仰龙,杨德琴. 变形链球菌粘附调节基因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3] 何奎芳,杨德琴,刘建国,陈舟,.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C末端的研究状况[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5): 352-354.
[4] 陈杰,于丹妮,. 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4): 256-258.
[5] 王蓉综述 边专,聂敏审校. 变形链球菌中LuxS 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1): 7-9.
[6] 姜葳综述 梁景平审校. 变形链球菌耐酸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1): 4-6.
[7] 李伟,刘兴容,.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6): 423-425.
[8] 姜颖,刘天佳,杨锦波,. 变形链球菌基因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6): 413-416.
[9] 胡晓燕,李颂,梅陵宣,. 变形链球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新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5): 346-348.
[10] 皮根莉,刘天佳,杨锦波,. 变形链球菌的环境应激反应[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1): 9-11.
[11] 赵朋朋,肖丽英,李继遥,. 蛋白酶sortase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1): 18-19.
[12] 姜颖,刘天佳,杨锦波. 变形链球菌抗氧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3): 193-195.
[13] 庄姮,史俊南,刘天佳. 变形链球菌信号传导系统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5): 348-350.
[14] 杨德琴 刘天佳 杨锦波. 变形链球菌质子移位膜ATP酶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3): 200-203.
[15] 何奎芳,刘建国.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V区的结构和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1): 38-4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新春. 桩冠修复与无髓牙的保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王昆润. 长期单侧鼻呼吸对头颅发育有不利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3] 彭国光. 颈淋巴清扫术中颈交感神经干的解剖变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4] 杨凯. 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5] 康非吾. 种植义齿下部结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柴枫. 可摘局部义齿用Co-Cr合金的激光焊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孟姝,吴亚菲,杨禾. 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的细胞致死膨胀毒素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8 -460 .
[8] 费晓露,丁一,徐屹.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2 -454 .
[9] 赵兴福,黄晓晶. 变形链球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10] 庞莉苹,姚江武. 抛光和上釉对陶瓷表面粗糙度、挠曲强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