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3, Vol. 30 ›› Issue (01): 6-8.

• 综述 •    下一篇

人工菌斑生物膜的研究方法

王岷峰 李德懿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出版日期:2003-01-20 发布日期:2003-01-20

  • Online:2003-01-20 Published:2003-01-20

摘要:

菌斑生物膜是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当前口腔细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由于口腔环境不易控制和菌斑生物膜极其复杂,直接对自然茵斑生物膜研究存在困难。近年来利用人工菌斑生物膜研究获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本文就其体外培养模型及基本生物量、结构和组成、活性的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菌斑生物膜, 体外模型, 分析方法

[1] 黄培勍,彭显,徐欣. 口腔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与针对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5): 592-599.
[2] 周双双 郑欣 周学东 徐欣. 菌斑生物膜产碱代谢与龋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5): 573-577.
[3] 耿奉雪 潘亚萍. 生物膜中不同定植阶段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模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4): 431-435.
[4] 张恺,凌均,. luxS基因介导口腔不同种属细菌间信息交流[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5] 李子夏,包广洁. 龋病病因相关因素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6] 符志锋1综述 李彦2审校. 有限元分析法在桩核冠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6): 701-701~703.
[7] 吴淑仪综述 李彦审校. 机械应力作用下牙周组织改建的相关模型[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2): 176-178.
[8] 陈杰,于丹妮,. 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4): 256-258.
[9] 于西佼,李纾,. 报告基因及其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1): 15-1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新春. 桩冠修复与无髓牙的保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王昆润. 长期单侧鼻呼吸对头颅发育有不利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3] 彭国光. 颈淋巴清扫术中颈交感神经干的解剖变异[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4] 杨凯. 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5] 康非吾. 种植义齿下部结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6] 柴枫. 可摘局部义齿用Co-Cr合金的激光焊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7] 孟姝,吴亚菲,杨禾. 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的细胞致死膨胀毒素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8 -460 .
[8] 费晓露,丁一,徐屹.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52 -454 .
[9] 赵兴福,黄晓晶. 变形链球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10] 庞莉苹,姚江武. 抛光和上釉对陶瓷表面粗糙度、挠曲强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