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ranscranial lateral oblique radiograph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condylar position,"/>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8, Vol. 35 ›› Issue (2): 111-113.
蒋峰, 谷志远, 张雄, 陈建平
JIANG Feng, GU Zhi- yuan, ZHANG Xiong, CHEN Jian- ping
摘要:
目的 通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许氏位片来分析患者的髁突位置变化。方法 选取76 例TMD 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0 例,女性46 例,年龄为17~53 岁。采用Cohlmia 法对76 例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TMJ)的牙尖交错位标准许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76 例TMD 患者左侧颞下颌关节的PO1(反映髁突矢状向位置)平均值为1.220±0.422,PO2(反映髁突垂直向位置)平均值为0.386±0.085,右侧颞下颌关节的PO1 平均值为1.119±0.386,PO2 平均值为0.397±0.098,左、右侧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许氏位片中,髁突位置变化不明显,诊断意义不大。
[1] | 李婧瑜 王艳民综述 白丁审校. 正中关系的研究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4): 508-510. |
[2] | 杨娴睿1 李春洁2 史宗道3 苏乃川4. 其他疾病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有关此类文献命名术语的探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1): 28-32. |
[3] | 黄玉辉 王璟综述 赖文莉审校. Activator 矫治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及其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5): 563-566. |
[4] | 邢晓伟综述 王东审校. 负荷改变对颞下颌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5): 586-588. |
[5] | 王璟,王晟综述 赖文莉审校.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1): 38-38~40. |
[6] | 王喜军1综述 易新竹2审校. 雌激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2): 138-140. |
[7] | 黄卓珊综述 林雪峰审校. 头颈姿势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1): 74-76. |
[8] | 尚海燕,陈永进,. 心理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4): 275-277. |
[9] | 黄丽娟,李建,. 髁突位置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关系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2): 104-106. |
[10] | 焦国华,张志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分子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2): 116-118. |
[11] | 李雪铃综述 林雪峰审校. 磨牙症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1): 59-59~61. |
[12] | 陈睿,江婷,阎英.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功能紊乱的相互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80-482. |
[13] | 张娟,张志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6): 446-448. |
[14] | 房维,龙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4): 272-274. |
[15] | 周艺群,谷志远. MMPs/TIMPs的表达调控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6): 424-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