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恺丰,王昕玥,邹静,张琼. 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9(6): 699-706. |
[2] |
刘敏,张宽收,刘青梅. 激光蚀刻牙体组织在直接粘接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 48(3): 292-296. |
[3] |
钟婷,邓雅兰,邵美瑛,雷蕾,李雪,胡涛. 成都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情况及窝沟封闭的效果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0, 47(4): 391-396. |
[4] |
房宏志, 田媛媛, 喻譞, 杨英明, 杨惠, 胡涛. 不同蔗糖浓度下外源性右旋糖酐酶与氟化钠对粘放线菌生物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6): 654-659. |
[5] |
高雪彬, 张琦, 李晶, 毕也, 杨华, 黄洋. 低龄儿童行窝沟封闭术时酸蚀剂选择的临床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 433-436. |
[6] |
武芳艳,李明菲,孟翔峰. 铸瓷全冠修复体树脂粘接效果的3年临床评估[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6): 658-660. |
[7] |
赵哲珊,邱荣敏,黄华. 口腔正畸粘接剂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4): 417-420. |
[8] |
冯汝舟 刘娟 吕长海. 氟化物在儿童和青少年龋病防治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 43(1): 118-. |
[9] |
武诗语 麦穗. 玻璃离子在牙本质再矿化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1): 114-118. |
[10] |
顾豪 陶丹英 冯希平 . 牙齿酸蚀症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概况[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5): 604-607. |
[11] |
吴幸晨综述 束陈斌审校.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和防龋效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4): 467-470. |
[12] |
林艺华1 宋晓萌2 张玮3. 3种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氧化锆陶瓷粘接性能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3): 305-308. |
[13] |
周海燕. 3 种表面保护剂对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硬度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6): 717-719. |
[14] |
陈平. 3 种方法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153-154. |
[15] |
黄文青综述 杨健审校. 龋病影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修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 38(5): 6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