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论文 •    

微囊化转基因技术及与涎腺肿瘤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

李淑薇,李兴强   

  1.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04-12-20 发布日期:2004-12-20

  • Online:2004-12-20 Published:2004-12-20

关键词: 微囊, 转基因, 基因治疗

[1] 刘兰 张凯亮 杨兰. 克鲁宗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和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6): 790-794.
[2] 徐远明 樊明文 杨雪超. 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3): 371-374.
[3] 王姹综述 徐燕审校. 生长因子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有效释放方式[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2): 265-268.
[4] 罗传霞1,2综述 林正梅1审校. 生物治疗在牙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9(1): 48-51.
[5] 杨彬综述 张志光审校.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5): 608-612.
[6] 李浩综述 胡勤刚审校. VNP20009 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4): 440-443.
[7] 毛英杰,刘丽.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S1): -.
[8] 卜涛综述 王旭霞审校. 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应用安全性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 35(1): 41-43.
[9] 施佩花,胡勤刚,. RNA干扰在口腔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4): 281-283.
[10] 丁佩惠,陈莉丽,. 基因治疗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02): 97-99.
[11] 王旭,王洁,. p53基因与涎腺肿瘤[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6): 460-462.
[12] 王戎,曹颖光,. 基因治疗干预颌骨重建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 33(05): 379-381.
[13] 王海燕,周曾同. 组织工程化皮肤黏膜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01): 21-22.
[14] 屈依丽. 生长因子在种植术前骨缺损修复中的传递方式[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S1): -.
[15] 郅克谦,陈伟辉,温玉明,李龙江. 头颈肿瘤基因治疗的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1(04): 311-3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昆润. 修补颌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学相容材料[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2] 陆加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术前张口度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相关性[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3] 王昆润. 咀嚼口香糖对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4] 宋红. 青少年牙周炎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的趋化功能[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5] 高卫民,李幸红. 发达国家牙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学现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6): .
[6] 侯锐. 正畸患者釉白斑损害的纵向激光荧光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7] 轩东英.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抗菌效果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8] 房兵. 唇腭裂新生儿前颌骨矫正方法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5): .
[9] 杨美祥. 前牙厚度在预测上下颌牙量协调性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
[10] 赵艳丽. 手术刀、电凝、CO_2和KTP激光对大鼠舌部创口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1999, 26(04): .